社区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社区管理论文格式、社区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群际接触对多民族社区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以东丹社区为例

日期:2023年07月2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35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07231630381797 论文字数:36563 所属栏目:社区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社区管理论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方法,以东丹社区社区为载体,探究群际接触中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两种方式对汉族和朝鲜族居民民族关系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可知群际接触中不论是直接接触还是想象接触对于改善民族关系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提高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意愿,并降低彼此之间的外显偏见和内隐偏见。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社区管理论文怎么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社区治理中要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①”。当前的社区管理应该顺应新的环境下的发展变化,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促使社区向现代化方向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多民族社区属于基层治理中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普通社区的挑战,又因为具有维护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的发展的历史使命而加大了治理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由于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不同,民族存在的冲突日趋的激烈,传统的治理模式和治理经验已经束缚了多民族社区的发展。习总书记强调:“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因此解决民族问题,营造和谐共处的环境,更好地接纳城市中的少数民族,让他们融入城市是很重要的。

近年来,行为科学研究得益于对人的心理规律、行为特征的深刻洞察,成为治理领域的一个热点和开拓性的话题③。人际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的开端,它指出人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因为追求金钱,更是因为社会和心理的需要,例如追求与他人的友情、安全感以及归属感等。因此我们可以从心理因素出发研究居民的行为,探究多民族社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举措。心理学中的群际接触理论提到,通过借助于多种多样形式的接触,可以明显的减少属于不同群体的个体之间潜在的紧张情绪或者敌对情绪①。交往的目的在于促进相互的接触,交流旨在促进理解和减少偏见,交融就是通过解决矛盾来实现民族的团结。我国不同民族成员由于缺乏接触而产生偏见,在民族接触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民族和睦②,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不同民族能够接触的机会,促使不同民族和谐相处的关系。群际接触理论对促进我国民族在更大范围内的交往具有启示作用,不同民族通过接触和交流可以有效地减少偏见和矛盾。只有通过接触和沟通的方式,群体的成员才能通过加深对彼此的了解,然后产生相互的理解,最终尊重彼此并且接纳对方③。人际关系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作为可以改善多民族社区中民族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取向,在有助于多民族社区形成良好的民族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的方面,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外关于多民族社区民族关系的相关研究

(1)国外关于多民族社区民族关系的研究

国外对民族社区的研究是从地理学、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对原始部落的研究开始的,但研究范围很窄,将关注点着重放在移民问题上。国外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乡村以及城市民族社区的民族关系领域进行研究。

密尔顿通过对文化、歧视、社会互动、婚姻、偏见、冲突和民族观念等七个变量来分析民族关系时发现,有些变量可以体现出民族关系的现状,同时有些变量也能对民族的交往产生影响。英格尔通过对民族社区关系的深层探究,最终得到能够影响身份认同的几个方面,包括文化、人口、群体关系等①。Fischer认为造成民族之间多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社区中的不同民族会产生一些矛盾以及冲突②。Anja和Sarah提出民族社区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融合,是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复杂的融合③。对民族社区的关系进行相关的研究不仅能解决民族间的矛盾,并且也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繁荣发展④。James发现在社区中的不同民族群众进行交流的过程是双向的,双向的交流是指既有积极的接触,也有消极的接触⑤。Rebecca等通过对多民族社区的实地调查以及模型的建构发现,民族社区中的凝聚力和信任程度与普通的社区相比是较弱⑥。Peach提出引起群体冲突和矛盾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群体之间的隔离,隔离会导致社区不能进一步的发展,造成不同群体间的不信任。多民族社区建构的意义就是促进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互动,这种频繁的互动有助于克服冲突,推进多元文化的交融①。

(2)国内关于多民族社区民族关系的研究

多民族社区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名称,近几年来,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多民族社区开始在许多城市形成,国内对这种社区的研究刚开始起步。

周大光、周劲松主要针对社区中民族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了社区中的民族文化可以对民族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②。陈纪在社区举办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少数民族居民进行身份认同的过程,并找到实现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具体做法③。贾秀兰通过对社区的调研指出,民族关系在多民族社区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影响民族和谐关系的几个重要因素④。禹紫灵对多民族社区中的社区文化进行探究,发现社区文化具有可以为建设社区而服务的作用⑤。周大鸣通过对社区中的民族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治理社区的重要性,并且阐明了具体的实践路径⑥。杜泽金在多民族社区的研究中发现社区治理过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和创新多民族社区治理的具体路径⑦。

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社区

1887年,腾尼斯首次提到“社区”一词,他认为社区是一个由关系密切、相互帮助、有感情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其中个体有很强的归属感,因此腾尼斯认为社区是自然组成的。在这之后,罗密斯将社区通译为“community”,他认为社区是自然产生的,具有相似性或者差异性,较为封闭,并且具有的价值取向较为简单,社区是个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的来源①。

国内的研究者对社区的界定有着并不相同的思考。费孝通在1933年的时候将“community”译为“社区”这个词,自此以后,我国的社会学的领域就开始使用社区这个概念。他强调的是,社区价值观是一致的,社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依靠传统的条条框框来管理社区成员②。金太军等人指出社区是一个能承载各种各样关系的地方,是有归属感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场所③。

目前,我国常用的社区定义是:“以特定领域为基础,由具有共同关系、共同交往和利益的社会团体或者社会组织组成的社会实体④”。

2.1.2多民族社区

多民族社区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名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结果,是许多类型的城市社区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目前没有关于多民族社区的统一定义,为了确保研究的规范,在本文中将研究的多民族社区的概念定为: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民族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中的任何民族都能达到一定的人口规模,能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具有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并产生一定的影响⑤。

2.2理论基础

2.2.1人际关系理论

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开始形成,它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综合性的科学,现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管理研究流派的一部分。行为科学是综合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应用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的一种学科。行为科学的理论特征是:以人为中心研究管理问题,确定人的社会性以及复杂性。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来探讨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目的是预测、指导和规范个人甚至社会行为,以促进社会发展②。行为科学理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包括前期的理论和后期的理论,前期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理论正式建立行为科学,后期则是在前期的基础上的创新。

梅奥在经过八年对霍桑实验的研究后,将研究的结果总结出来并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此书促成了人际关系学说的成立。自此以后在古典管理理论之后,关于管理学的思想正式进入到了行为科学的思想阶段。霍桑实验的结果显示,人属于一种社会人,他们并不是只仅仅追求金钱的需要,还有关于社会的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需要,例如追求友情、安全感以及归属感等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基本动力。因此需要从社会心理方面来思考合理的组织以及管理。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人属于社会人

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一种经济人,金钱是唯一一种可以激励人们产生积极行为的原因。如果只是出自经济的观点,商人追求最大利润的要求与工人寻求提高工资的要求之间会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每人的生产量。于是泰勒等人创造了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重点研究时间、动力以及奖励制度等因素。可以制订工作的规范,要想使一个工人配合这一规范,就应该满足人们对于工资的需求。于是,自此以后,泰勒和其他研究者就探究出了多种多样的奖励制度。梅奥等人通过对霍桑实验的研究发现:工资和生产效率两者并不是这种绝对的关系,然后就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替代了原有的“经济人”假说。人际关系理论提到,人们行为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金钱方面的激励,还包括一些对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需要。影响个体的动力的因素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因素,还包括社会方面以及心理方面的因素,同时关于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是更首要的。每个个体都是被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所分隔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工人当作不同的个体来进行区别的对待,从社会的和心理的各个方面对他们实施公平的组织与管理,而不是仅仅满足物质的需要,不加区别地把工人当作机器。

第3章东丹社区群际接触的现状分析.......................19

3.1社区基本概况...................................19

3.2社区群际接触现状..........................20

第4章群际接触促进多民族社区民族关系的研究.......................

无忧论文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