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学论文格式、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运作研究

日期:2020年04月1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96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4132105149002 论文字数:28588 所属栏目:金融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笔者认为防控金融风险是金融精准扶贫的一项重点,金融精准扶贫之所以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是由其特质决定的。这种综合的金融精准扶贫方式,可以从不同部门的不同角度分析掌握各类数据,为金融部门具体运作扶贫资金提供数据积累,包括借款人名单、借款人信用程度、家庭真实情况等等,还包括金融机构自身的资金运用是否合理,这些都是金融各部门不能单独全面了解的。通过这些数据的显示,淳化县农业银行不但可以在贷前将信贷投放准确,贷后开展精细管理,而且可以经过分析得出自身的现状是否符合规定、能够抵御风险。同时,金融精准扶贫可以跨地区开展,不受地域限制,这个优势体现在,可以实现良性互通关系,将贫困户、涉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帮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有序衔接、循环使用。充分发挥出金融市场的灵活调节作用,带动企业做强做优、加快发展,企业带动贫困群体增加收入,最终脱贫。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2013年下半年,习总书记利用在湖南省考察的机会,将“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正式提出,要求扶贫开发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2017年6月23日,中央在山西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即对扶贫对象开展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做好对扶贫资源的精准扶持,从而能够保证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

金融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扶贫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融精准扶贫,得到了人民银行的高度重视和具体的指导意见。针对农民贷款难,贷款贵,享受的金融服务少,农业保险需求大等问题,人民银行要求各金融机构积极推动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走入贫困地区与贫困人群,全面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做好金融机构对于“三农”发展的扶持,建立优化县域分支机构授权范围,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模式;重点做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发展,加快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做好支付基础设施发展,全面做好农村地区支付工具、结算账户以及清算系统建设,增强农村地区基本金融综合服务质量;做好相关项目金融服务的精准对接,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奠定重要的前提,扩宽农村地区融资工具发展,全面推动股权投资、信贷、基金、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方式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强农村地区在交通、生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发展,满足民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实际;做好民众就业入学金融服务需要的精准对接,提升贫困人群的专项技能水平;做好特色产业金融服务的精准对接,帮助民众迅速脱离贫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对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淳化县支行(以下简称“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论述和探讨,分析了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特征,发现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对当地农户关于农业银行金融扶贫模式满意度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扶贫模式运作进行效果评价,结合评价结果为完善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进行创新设计,为提升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效率提供对策建议,强化金融精准扶贫的效果,防止返贫现象出现。

1.2.2 研究意义

(1)为金融助力贫困县脱贫提供有力支持

实现我国全面脱贫的目标迫在眉睫,通过研究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扶贫模式,有助于其他金融机构根据所在贫困县县情,因地制宜,制定更有效的扶贫策略,创新工作思路,放大扶贫资金效应,解决涉农企业资金紧缺问题,激发贫困对象自我发展的动力,实现扶贫从“输血模式”到“造血模式”的转变,确保金融扶贫工作精准有为。

(2)对农业银行业务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农业银行在农村有其天然优势,秉承着“扎根城乡,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做好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而且会进一步密切加强与当地党政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当地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合作,有利于发现和培育潜在客户,抢占农村市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先机,不仅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公益形象,提升农业银行的社会影响力,还可为农业银行开发新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图 1-1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精准扶贫的概念

(1) 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

“扶贫”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国人30年的努力,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现状仍然未得到明显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粗放扶贫策略。现有的扶贫制度中,在设计中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部分扶贫项目在开展实施中,缺乏针对性,存在粗放“漫灌”的局面。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重点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这一概念的提出要求扶贫要因地制宜,要有“精准度”,精准识别对象,精准分析成因,精准做好项目,精准使用资金。主要方式根据扶贫对象的不同,坚持方针,因户施策,资金到户,干部带头,精确帮扶。

(2)精准扶贫的概念

精准扶贫,与传统的粗放扶贫相对,即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环境,针对贫困户差异化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的程序标准,加强对扶贫对象的有针对性的识别、帮助工作。早在2013年11月,在湘西地区考察时,习总书记便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扶贫思路,这也是我国国家领导人最早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思想。随后,总书记提出坚持“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思路,强调了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中国要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精准扶贫” 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


2.2 相关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农业信贷补贴论,该理论提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并在农村金融理论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一理论的前提是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受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农产品生产的周期长、生长缓慢导致农业投资具有长期性,农产品收益低,价值低,而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因此不太可能将农村和农业作为融资对象,从而使农村地区信贷业务匮乏,贫困者没有储蓄能力,农民“贷款贵,贷款难”。

学者们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干预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来缓解农村信贷业务发展困难的现象,主要措施有:1、降低农业贷款利率;2、通过各商业银行县域支行,以农村外部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建立完善以非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全面做好资金分配工作;3、实行区别利率,如对地主等富人融资实行高利率。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虽然是农村金融理论的主流,但其假设贫困者没有储蓄需求,很明显这一观点不正确。实际上,哪怕是贫困农户,也拥有储蓄意愿。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的储蓄机会以及考核激励模式,会刺激贫困者的储蓄需求,除此之外,较低的贷款利率也很难实现其促进农业生产投资和向穷人倾斜的收入再分配。贫困人口不能够从低息贷款中获得收益。与之相反的是,政府提供的低息贷款补贴,很有可能被转移到富裕农民手中。
...........................


第三章 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特征分析..........................10

3.1 淳化县贫困现状......................................10

3.1.1 淳化县贫困人口情况.............................10

3.1.2 淳化县经济发展状况................................11

第四章 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21

4.1 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存在问题...........................21

4.1.1 扶贫贷款发放效率低.............................21

4.1.2 信贷人员工作效率不高..................................21

第五章 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运作效果评价...........................24

5.1 研究理论假设........................................24

5.2 农户对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24


第六章 淳化县农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设计


6.1“政府增信扶贫”模式

“政府增信扶贫”模式,即政府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农业银行适度放宽贷款条件,共同解决贫困人口和扶贫企业的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可借鉴宁夏分行银政合作推出“脱贫致富贷”,解决脱贫攻坚中的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问题等。模式解析如图6-1所示,该模式适用于政府确认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用于解决小额扶贫贷款出现的贷款额度小、贷款期限短等问题。当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大量的资金需求,且资金周转周期较长,农业银行现行的扶贫贷款审批流程冗长、发放难度较大,实行“政府增信扶贫”模式可以政府作为担保,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对贫困户的授信额度和贷款周期。该模式主要有四大特点:

(1)政府增信。按县级政府规划,利用“风险补偿基金+建档立卡户”“县级政策性担保公司+建档立卡户”引入“政府增信”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扩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