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金融学毕业论文精选篇一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甘肃经济发展水平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不仅如此甘肃的经济发展水平即使同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2011年1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省社会科学院、读者出版集团、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五本蓝皮书’成果发布会。蓝皮书显示,2010年二季度,我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季可支配收入,全国倒数第一,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08%。位列第一位的上海,是甘肃的2.54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甘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2.27%,上海是甘肃的5.63倍。甘肃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再次拉大,处于西北五省(区)最后一位。2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甘肃的金融运行状况欠佳,未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对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做出准确全面的了解,这样才有助于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因地制宜的提出对策建议。
本论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考察甘肃这样一个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经济、金融问题。通过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甘肃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纵向和横向考察,然后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甘肃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发现甘肃金融业有悖于金融演进的主要问题,找出其中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区域金融生态理论体系的完善作一个铺垫。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l)通过对具体省份的研究,完善和拓展了金融发展理论本区域金融的生存环境状况决定了其成长与发展,通过对一特定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既可以拓展和充实金融发展理论,又可以使金融发展理论更贴近现实,能够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研究甘肃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够更清楚的认识甘肃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而且能够为甘肃金融优化路径的选择指明道路。
(2)通过对具体省份的研究,深化和发展了金融支持和经济增长理论通过对甘肃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研究,能够对甘肃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能够加深对金融支持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解,为甘肃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1.2.2实践意义
(1)研究和改进甘肃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支持经济增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地区性金融改革和促进地区性金融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和改进甘肃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在当前金融开放的环境下,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参与甘肃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研究和改进甘肃金融生态环境,对于甘肃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概况
金融生态概念的基础来自于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勒•(1935)提出的生态系统的概念。群体生态学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安排、发展规律等一些特征,在金融体系中同样可以发现。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金融体系逐渐形成具有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的“秩序结构”,我们将其称之为金融生态。金融体系中金融主体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就是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所涉及的情况也主要是中国特有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由金融生态的概念衍生而来,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并未有这样专门的概念出现。金融生态作为一个仿生概念,是有其理论渊源的,主要来自于生态经济学、金融深化理论和演化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是肯尼斯.鲍尔于1968年正式提出的,这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他将生态学的研究引入到经济学的研究中,用生态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经济学中的问题。不断演进的生态经济学是金融生态理论的重要基础。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的概念和“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金融深化理论强调货币金融因素与金融系统内在机制的影响,这些思想的提出促成了金融生态学萌芽的形成。20世纪末出现的演化经济学,充分借鉴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方法,通过一种新的视角,以动态、演化的理论来分析和研究经济系统的运行发展。这些理论为我们从生态角度来研究金融环境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章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概念界定
从目前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来看,在大量的研究中并未明确区分“金融生态系统”和“金融生态环境”这两个概念。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是从金融生态系统这个概念中衍生而来的,但是很多研究将两者简单的等同起来,这难免显得有些偏颇。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在相关专业词典中很难找到相类似的学术用语。在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斯坦勒首先将‘性态系统”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指出众多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与其生存的外部物理环境通过食物链相连接形成一个自然系统。他认为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机体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和破坏都会导致原有的状态失去平衡。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统一整体,这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态子系统。如果我们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看作一个整体,那么,金融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金融生态系统就是金融子系统和其相关联的其他系统所组成的生态链。
第三章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纵向考察...................... 23-33
3.1 计划经济时期甘肃金融生态环境.................. 23-24
3.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甘肃金融生态环境.................. 24-26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26-33
第四章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横向考察 ..................33-41
4.1 甘肃省与东部省份金融生态环境比较.................. 34-37
4.2 甘肃省与中部省份金融生态环境比.................. 37-38
4.3 甘肃省与西部省份金融生态环境比较 ..................38-41
第五章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SWOT分析.................. 41-48
5.1 SWOT分析的内涵.................. 41-42
5.2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势.................. 42-43
5.3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劣势.................. 43-45
5.4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机遇 ..................45-46
5.5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46-48
结论
中小企业在甘肃省内企业的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且中小企业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十年当中,中小企业在促进甘肃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在完善甘肃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中,要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在甘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来讲,对于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也是完善甘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样就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推动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也会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如何改善省内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首先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平等的融资环境。银行在提供信贷时,对中小企业要一视同仁,积极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其次,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最后,要尽量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改善也有利于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甘肃省金融体系的主体,并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将资金向中心城市厂垄断基础行业和大企业集中配置,因而大量的撤并了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信用社无疑成为甘肃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信用机构。.但从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方面来看,农村信用社的能力又相当有限,而这又很难满足整个“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因此可以认识到,在农村金融发展这方面势必成为甘肃生态金融整体建设的软肋。要有效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需要整体考虑、多方协调。这其中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资金在利用上的高风险、低利润的状况,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是对于金融机构进入农村的条件可以适度降低,这样有助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最后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强调改善农村的信用状况和条件,形成一个完善的约束机制。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有助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