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问卷设计 ................................ 20
4.1.2 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 ............................... 20
第五章 完善陕西省普通高中贫困生精准资助的建议 .............................. 35
5.1 精准制定资助政策 ............................. 35
5.1.1 调整资助政策,合理配置财政资金 ..................... 35
5.1.2 拓宽资助渠道,建立多元资助体系 ................................ 36
第五章 完善陕西省普通高中贫困生精准资助的建议
5.1 精准制定资助政策
5.1.1 调整资助政策,合理配置财政资金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有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呼吁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机制。对此,在对《关于逐步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提案》的答复中,教育部表示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因此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确保贫困地区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才是下一步财政投入的重点。延长义务教育或者免费教育年限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但也可能引发减少对教育短板和薄弱环节的投入、替代社会和家庭投入等问题[1]。陕西省自 2016 年起实施了普通高中免学费政策,这一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但存在三个明显的弊端:
一是挤压了中职学校的招生。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种,在教育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 年)》中就明确提到要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普职比大体相当。虽然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早在2010 年就出台了免学费政策,以此来吸引一部分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但只包含了农村户籍和涉农专业两大类学生,还不能算作是对所有学生免除学费。普通高中免学费政策出台后,势必会导致原本就招生困难的中职学校陷入更大的困境,进一步拉大陕西省的普职比;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完成儿童向成人的转变,高中教育也连接着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人才。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阶段在我国资助体系中都属于薄弱环节,随着我国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日益重视,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资助体系、贯彻落实精准资助的价值导向也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多所高中学校开展问卷调查,结合笔者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目前陕西省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存在资助形式单一、过度依赖财政,贫困生认定不精准,资助额度不能满足需求和资助整体效果欠佳等问题;
(2)造成陕西省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难以精准的原因主要有陕西省财政投入有限、支出结构不合理,贫困生认定方式不科学,学校重视程度不高、资助理念落后,资助工作机制不健全和社会关注度低等;
(3)针对以上问题和成因,笔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是调整资助政策、拓宽资助渠道、探索新型的资助方式;二是运用信息化手段精准识别贫困生;三是完善资助流程,对贫困生精准实施各项资助措施;四是强化贫困生库的动态管理,建立紧急救助机制;五是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资助监督、考核、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