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本论文根据现代政府制度理论等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对“三局”合并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实际状况进行了条分缕析,得出了“‘三局’合并后监管市场的优势明显、但问题突出”的结论。为了优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更好发挥监管市场的作用,本论文提出了七条对策建议,即重建监管体系、重塑监管理念、重整监管业务、重构监管机制、重理监管制度、重组监管队伍、重联监管力量。
第1章绪论
1.1选题缘起
当前,随着浙江省内各个市、县(市、区)相继组建市场监管机构、推出并落地实施全新的“三定”方案,基本上完成了职能转变、人员调整以及机构组建的初步目标,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新部门的履职期望值逐步攀升。与此同时,变革期的阵痛、转型期的焦虑也日渐显现,新使命的挑战、潜在的考验层出不穷。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运行状态效率与改革的动因、目标相比,尚有很大的期待空间。在改革的大背景下,立足长远、重新审视、探索构建新型系统工作体系的刚性需求日趋强烈。与此同时,快速增长的市场主体数量,纷繁复杂的市场经营行为,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的高度关注,地方政府对新设职能部门履职到位的殷切期待,都对基层的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髙的要求。和政府职能转变相比,无论是启动时间还是转变速度,基层工商部门职能转变都远远落后,必须加速赶上。“三局”合并后,在无照经营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消费维权,商事登记改革等方面都暴露出了当前基层工商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基层工商部门必须顺应新形势变化,调整角色定位,践履应尽职责。因此,笔者拟结合实践,以“‘三局’合并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问题及对策”为题开展研究工作,对新形势下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举措转型问题及对策做些粗浅地思考。
.....................
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国外相关研究
在国外并未设立和国内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相似的部门,所以许多国外科研单位均统一称作政府部门的职能探究。以需要肩负的基本历史使命为中心,西方专业人士在公共管理领域探究所取得的典型性成就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作为研宄政府职能的先驱学者亚当斯密通过他的代表作《国富论》阐述了政府的主要职能涵盖为保卫祖国、保障公平和次序并创建公共项目。约翰洛克在其所著的《政府论》当中将道德对职权的约束,政府对司法的遵循当作毋庸置疑的真理。他指出一切的专制统治均是不应当存在的,政府仅仅是有限政府,其权力是从个人自然权利中派生出来的,政府权力自然要受个人自由权利的限制。政府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与权利。保罗萨缪尔森将“市场失灵”这种定义作为着手点,将政府的经济职能归纳为提升经济成效、确立法律构架、支撑经济整体稳步运行以及推动收入平衡等四个部分。约翰博德利罗尔斯在其所著的《正义论》当中指出,“作为公平的正义”,政府遵循的准则应当是“最大最小值准则”。他将政府从政府职能的层面上划分为四大部门.稳定、配给、配置和转让。罗伯特哈特和珍妮特登哈特的共同著作《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当中指明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行政人员的责任便是将大众带至“桌子旁边”并通过承诺在一个民主的体系当中通过层级众多的义务、道德和责任的形式来为大众服务。称职的行政部门应当尽力使人们不但参加规划,并且还要参加落实相应的目标。这种做法的根源不但是其能够促使政府服务更加全面,并且还与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念相符。他们的责任并非在于掌控或是利用激励手段,而在于服务。盖伊彼得斯在其所著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当中将对常规行政模式的剖析作为着手点,阐述了不同国家政府全力创建全新治理方式的诱因,他认为政府治理可以有四种模式: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以及解制式政府。
........................
第2章“三局”合并的现实诉求及理论基础
2.1“三局”合并的现实诉求
自2013年开始,全国多个省份都在尝试推进大市场监管改革,浙江省各地采取了“二合一(工商、食药监)”或“三合一(工商、质监、食药监)”的改革模式。同时,围绕监管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也在同步进行,对改革提出意见建议,不过笔者看到的更多是一些应然性政策的构想,而缺乏实然性问题的解决,比如要求中央或省级层面也进行机构改革,或出台相应的法规或文件来保障基层体制调整。这些建议固然很美好,但对当前的改革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2014年出台《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的国务院文件为市场监管的改革设计了框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措施,并提出了要在2020年建成体制成熟,制度稳定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省委省政府也要求相关省级部门要坚持基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沟通和协作配合,尽量做到一个声音、一个步调,避免出现政出多门,并要利用市场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主动地提出和推动解决体制调整中需要研究落实的重大事项,同时要求基层改革在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强化一线和科学配置上着力。
2.1.1实行“三局,,合并,是加强市场监管整体性的迫切需要
市场监管是当今政府的一项基础职能。从定义层面上来讲,监管具体指政府依照一定的准则对市场参与者的活动展开指导和约束,其目标在于提升市场效能,纠正市场失灵。理想的市场监管体系应具有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性,并明确相关职责。生产环节归质监、流通环节归工商、食品上桌归食药监,在以前的分段监管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门就只查营业执照,食药监出门就只查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不仅造成人员冗杂,增加了执法成本,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各部门往往“踢皮球”,相互推诿扯皮,分段管理的实际是谁都不管。“三局”合并是基于市场经济飞速增长、民众对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的诉求日益提升的整体背景下,政府应当怎样配置现阶段所拥有的资源,在现有行政资源不扩充的前提下,怎样更为高效地转变政府职能,从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准,此次变革增强了基层的监管,确保以上各个部分的管控有效融合,共同协作,形成强大的监管力量。
........................
2.2“三局”合并的理论基础
2.2.1有限政府理论
通常所说的“有限政府”是相较无限政府而界定的,也就是人们利用司法、政策等来对政府职权、规模以及职能等加以制约,并且将服务大众当作其价值追求的政府。17世纪约翰洛克在《政府论》当中将自然状态作为历史假设,基于社会契约这一原理,详尽地阐述了政府公权来源,并基于此指出其权力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且创造出分权原理,借助于大众的力量来约束政府行为。
其一,政府的公权是有一定限制的。将天赋人权、自然权益作为假设,个体权益优先,政府公权来自于个体可以转换的自然权益,因此政府公权应当受到一定的牵制。
其二,政府的力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基于人性本恶的观点,政府人员和一般大众之间并不存在差别,其本质上均是寻求利益的,因此其权力的施行一定要受到一定牵制。
其三,政府职能是有一定限制的。假设将“经济人”作为入手点,认定政府公权是为了保护生命、财务、公平等个体权益不受损害,所以政府高效的落实职权能够有力地发挥出政府效能。
有限政府原理的内涵基本包括:
其一,有限政府需要政府清楚自己的行为,有所为也应有所不为。完成有限政府的目的,就必须尽可能快的确定公权力在各个方面施行的界限,健全司法系统及监管机制。唯有把政府公权完全控制在法律和大众监督范畴之内,才可以有力地避免政府公权力的随意使用,从而确保人民的权益不受损害。
其二,政府应当是服务型政府。服务人民为第一要务。制约政府公权并非是为了减弱其职能,而是为社会和大众谋求更多的利益。既然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就不应当将政府简单的界定为常规的“管理者”,还必须引进服务的理念,实现政府的服务化应成为其价值需求。
其三,政府应当是高效型政府。有限政府的职能是有一定限制的,而并非是指其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其职能事实上指的是“想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反映了它对社会所担负的职责,而政府能力具体指其在实践当中所具备的实力,也就是“能够做什么”、“会做什么”。政府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当有限的权利的效用。
.....................
第3章杭州市萧山区“三局”合并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现状分析.............12
3.1背景简述.........12
3.2基层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状况缕析.............12
第4章结论与建议.............22
4.1基本结论...................22
4.1.1优势明显...........22
4.1.2问题突出.............24
第3章杭州市萧山区“三局”合并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现状分析
3.1背景简述
......................
第4章结论与建议
本论文根据现代政府制度理论等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对“三局”合并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实际状况进行了条分缕析,得出了“‘三局’合并后监管市场的优势明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