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会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法律社会学论文格式、法律社会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我国矿区环境整治法律对策研究

日期:2018年01月29日 编辑:ad201708310846561631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2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402101511238963 论文字数:38600 所属栏目:法律社会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矿产资源的非可再生性决定了其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人类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当今,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也为我国经济腾飞提供了保障与助力的同时,由于人们忽视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而导致了水资源、土壤环境污染,自然景观和植被遭到破坏,对于生物多样性、植被以及农业、生活居住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恶劣的,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而我国作为全球矿业大国之一,现有各类矿山约 15 万个,个体采矿点约 10 万个,矿业城市 300 多个,矿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产值的 70%,从业人员约 2000 万人,矿业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1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由此所带来的矿山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本文正是针对这种现状,试图以分析目前我国在矿山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基础,通过构建和完善矿山环境治理基本法律制度,寻求解决矿山环境治理难题的手段,也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才能使得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有法可依,在进一步加大矿区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执法力度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矿山环境治理效率,保证矿山环境治理的效果,使矿山企业认识到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从源头上的环境预防工作做起,对矿区开采活动进行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而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矿区及其周边环境,有效遏制矿山环境进一步污染,保护矿山生态环境,维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减轻由于矿山开采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1.1.2 研究意义
随着矿山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矿山环境治理与立法问题提上国家议事日程,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面对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造成的各类地质灾害,给国家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到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对研究和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及特点、危害现状,提出防治对策及建议,对有效解决目前矿山环境治理的立法分散笼统,原则性有余而可操作性不足的现状,以及解决不能满足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社会的要求和对有效遏制矿山环境污染,防止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矿山开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对矿山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我国诸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学者们指出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衡量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人们在制定矿业发展战略和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 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需要, 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 要重视环境的可持续性,使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然而,我国现行的矿区环境法律体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矿山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矿山环境进行恢复治理乃当务之急。应通过建立和完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严格的矿业权许可制度、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矿山环境治理监督检查制度等方面来使矿山环境治理有法可依。同时,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规划;注重制度创新,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环境和矿区周边人民的生活质量, 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 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概述


2.1 矿山环境问题的现状
矿山开采形成的各类废渣、废石、尾矿直接破坏与压占了大量土地。目前,全国累计被压占土地约有 586 万公顷,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草地破坏面积约 26.3 万公顷,森林破坏面积约106 万公顷。由于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植被破坏以及尾矿、废石、废渣的大量堆放,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例如在我国的准格尔煤田,土地沙化面积占煤田面积 21%。早期我国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发与治理不能同步进行,形成了目前状态下的废弃矿山,尽管部分矿山已局部自然复绿,但是受破坏土壤的限制,主要是由于早期开采时未保留复垦还绿的表层土壤,致使闭矿后无法利用原有的宝贵土壤进行完整的矿区复绿治理,因此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废弃矿山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可见,上述这些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不仅给我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矿山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还对生物多样性、植被以及农业、人们生活居住环境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这样紧迫的情况下,构建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体系,迅速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3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分析 ..... 18
3.1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立法现状、相关法律制度 ...... 18
3.1.1 立法现状 ......... 18
3.1.2 相关法律制度 ..... 18
3.2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 ........ 22
3.3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 23
4 国外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26
4.1 美国矿山环境法律制度 ........ 26
4.1.1 行政管理体制 ..... 26
4.1.2 相关法律制度概述 ....... 26
4.2 澳大利亚的矿山环境法律制度 ........ 30
4.2.1 行政管理体制 ..... 30
4.2.2 相关法律制度概述 ....... 31
4.3 对我国的启示 .......... 32
5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 34
5.1 健全矿山环境许可证制度 ...... 34
5.2 深化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35
5.3 建立完善的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 ........ 37
5.4 完善矿山环境污染监督检查制度 ...... 38
5.5 建立矿山环境污染强制保险制度 ...... 39
5.6 完善土地复垦制度 ...... 40


结论


长期以来,矿山的开发利用都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矿山的开发活动也不可避免地使得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种种原因助长了这种趋势的发展。为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矿山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安全,必须有条不紊地开展我国的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对矿山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矿山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矿山环境,才有利于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国家,也有利于我国向世界证明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与决心。
据预计,从现在到 2020 年,我国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矿山环境压力也将随之增加,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将十分尖锐。因此针对我国现阶段对矿山环境治理立法严重滞后的现状,根据我国目前在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构建并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体系可以说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不得不说,严峻的经济与环境形势之下,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才有可能有所缓和,生态文明的目标有希望实现。


参考文献
[1]吕忠梅.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王树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钭晓东.论环境法功能之进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何贤杰,余浩科,刘斌.矿产资源管理通论[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6]赵国青.外国环境法选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刘书俊.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8]王正立,刘伟,张迎新.世界部分国家能源管理机构简介[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9]国土资源部地址勘查司.各国矿业法选编(下册)[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中文期刊论文
[10]胡炜,魏本宁,赵江涛. 国外矿山环境治理管理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矿业,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