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养老服务PPP项目回报机制运行中的主要问题.......................-33
6政府监管养老服务PPP项目的对策建议
6.1建立合理的PPP回报机制
在PPP模式中,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优化设计养老服务PPP模式回报机制的总体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社会资本回报机制不仅要保证政府部门的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还要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投资收益。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养老服务产业的合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化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减轻财政负担获得项目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又必须要以公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设计回报机制。
建立科学的回报机制,要以兼顾效率与公平为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首先要保障公平。养老服务项目的公益性、准经营性特征决定了此类项目建设周期长(10~30年)、资金投入多、回收周期长、收益性长,社会资本方因此会产出各种担忧和顾虑。政府代表了公共利益,决定了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对社会资本方本身有着极大的不信任,以致降低社会效益、影响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因此,政府不仅要保障社会公众的权益,更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资本方投资积极性、加强其投资信心,保障社会资本方的合理收益,实现双方公平合作。另一方面,效率是衡量投资方能力的重要指标,只有在效率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引入PPP模式才能实现效率的最高利用。我国政府在养老服务项目中引入PPP模式是也要把效率作为选择社会资本的最重要衡量指标,以确保利益最大化。为此,政府可以采取调整价格的策略以提升社会资本方的生产效率。
7结论
本文以PPP模式在养老服务行业的应用为主题,以政府监管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了PPP模式政府监管研究的历史脉络和关键问题。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我国PPP项目政府监管现状,梳理了整个PPP项目生命周期的主要监管内容,同时对比英国在PPP项目政府监管中的先进实践经验,在总结我国养老服务PPP示范项目的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提取出养老服务PPP项目监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分析出我国PPP项目政府监管过程中存在回报机制不合理、风险管理不科学、缺乏监督机制、政策法规不完善、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缺乏民主监督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梳理,本文提出了养老服务PPP项目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在结合我国具体的项目实践基础上,应建立合理的PPP项目回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配和风险治理,同时加强PPP监管制度建设和法律完善,形成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项目监管体系以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为养老服务PPP项目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但由于作者研究水平有限,参考资料和文献数据较少等原因,难免出现疏漏或以偏概全。随着我国PPP项目的不断发展及对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研究理论将会对养老服务PPP项目政府监管更为丰富和全面,为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