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格式、公共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探讨——基于CFPS2016和CFPS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日期:2022年01月2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47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1111425243029 论文字数:38669 所属栏目:公共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公共行政管理论文
。模型 2 和模型 3,主观收入地位、主观社会地位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均十分显著,假设 2a 和假设 2b 成立,结论与以往文献一致,这可能是社会地位越高意味着拥有更多潜在的资源和机会,能够提高个体的幸福感。社会网络中的人缘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假设 2c 成立。基于社会支持理论,人缘关系越好的个体能够从他人获得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积极向上的心理能够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社会组织参与情况在模型 3 中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假设 2d 成立。社会组织参加越多意味着农业转移人口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这丰富了个体业余生活,又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有利于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幸福感受。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农业转移人口的“关系”,“关系”在中国人情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影响幸福感。社会信任分为了五类主体信任,父母信任、邻居信任、政府信任、医生信任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在模型 3 中显著,假设 2e、假设 2f、假设 2h、假设 2i 成立,说明农业转移人口熟悉信任程度较高,其情感支持更强,有助于他们更快融入城市,主观幸福感程度越高。陌生信任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假设 2g不成立,对陌生人过度的信任可能会给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带来较大风险,例如诈骗等情况,对于陌生人信任还需要保持一定警惕。

公共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6  总结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显著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且市民化约能提升4.93%的主观幸福感。2016 年的处理组和匹配上的对照组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存在显著差异,2018 年处理组和匹配上的对照组的主观幸福感出现了显著差异,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二次差分的显著性依旧存在。

(2)社会资本中的主观收入地位、主观社会地位、人缘关系、社会组织、父母信任、邻居信任、医生信任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均十分显著,陌生人信任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向影响;

(3)主观收入地位、主观社会地位、工作满意度、社会组织、健康状态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观幸福感的变化,并且市民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可以由主观社会地位和社会组织参与的提高来解释。

基于实证结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显著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因此我国应继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新型特色城镇化进程,本文建议根据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做好差异化落户。更进一步,本文实证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是主观社会地位和社会组织参与,这说明户籍转换并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真正实现“人”的市民化,让市民化后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快融入城市生活,因此本文从信任和网络两个层面建议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资本。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会显著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社会保障意味着农业转移人口抵御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有效增强群体市民化能力和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地位认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