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格式、公共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路径及提升策略探讨

日期:2021年07月1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8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6291034205285 论文字数:37785 所属栏目:公共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本文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别构建了制造业和物流业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分析;其次,对影响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因素理论分析,并构建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路径图,从而了解到衡量各个影响因素的指标对两者联动发展影响的路径过程;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并结合山西省二者联动的实际情况提出提升策略。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制造业作为我国重要支柱性产业,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2015年颁布的《中国制造 2025》中曾阐述过,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现代物流作为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产业,成为推进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润滑剂。当前,制造产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形成过程中,85%以上的时间用于物流的各项环节。为此,制造业与物流业选择联动,是两业发展的共同需要。它不仅为制造业节约物流成本,而且也会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高运营能力。因此,对制造产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近年来,随着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计划,山西省制造企业开始逐渐将物流业务外包,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制造业和物流业都能够得到发展,但不能忽视的是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各自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根据 2018 年山西省统计年鉴分析,2017 年山西省制造业增加值为 19662064 万元,对 GDP 的贡献率仅有 12.6%,而物流业增加值10521400 万元,占第三产业的 13.12%[2]。由此可见,无论是制造业还是物流业的发展仍存在不足。目前,山西省制造业存在专业化园区建设偏少,产业集群数量少,粗放式发展模式等问题;而物流业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不强,多数物流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总体来看,山西省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均存在短板,使得相关企业难以有效利用联动进行共同发展,从而提升综合发展能力。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首先,站在两业联动发展的角度,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同学计算原理对山西省两者联动水平进行测度。其次,通过路径分析法对所构建的路径图进行实证验证,从而明确所选取各影响因素指标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产生的路径过程和影响效应。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提升策略,从而落实好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规划。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当前,现有文献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关系、影响因素、内在机制方面进行研究,有关两者联动发展路径的研究较少,且多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还未有采取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对本研究主题深入分析,通过研究结果,制定可以提升两产业联动的实施策略,从而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2)现实意义

当前,山西省传统制造业仍存在粗放式运行方式,使得产业升级的步伐缓慢,造成山西省制造业缺少竞争力,产业效益较弱;而物流业存在零、撒、弱的现象,且真正符合运营规模的物流企业较少,缺少为制造业提供物流方面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针对山西省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情况,需要选择合理化的发展路径,对推进双方联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现有的理论与文献上,建立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同学原理计算出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对评估山西省二者的联动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其次,在理论基础和现实情况下,构建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路径图。然后,利用路径分析法对此进行验证,衡量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的路径过程和影响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可以提升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策略,最终将有助于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图 1-1 研究框架图

图 1-1 研究框架图

.....................


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理论概述


2.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内涵

联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产业彼此进行互动合作过程。首先,基于产业联动,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物流需求,促使制造业与物流业在物资传递、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推动它们进行联动发展。其次,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本质是实现共赢。从产业角度来看,选择相互关联可以有效达成产业之间的合作,加快彼此之间的运作效能;从行业角度来看,利用联动发展可以强化企业间联盟,从而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和内在风险,实现双向共赢。另外,联动发展的主体是相关企业,只有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达成相互关联的意愿,才能够稳固、长久的发展下去。最后,二者联动是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划、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产生影响,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创建一个发展平台,提高两者联动水平。

表 3-1 评价指标体系

表 3-1 评价指标体系

.........................


2.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相关理论

2.2.1 协同学理论协同学理论

在 20 世纪 70 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所创设的一种观点。在协同学理论中,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子系统、系统以及外部环境一起组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形成互相协调的联系。协同学重点强调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的规律,并探求它们从无序形成有序中的相似性[53]。

将协同学理论应用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上,它主要是指,在彼此互相关联过程中,为达到彼此合作目标,双方采取一致行动,建立一种新式的运行方式[48]。因此可以说,在制造业与物流业实现关联之前,各自容易受到地区经济、市场膨胀、社会分工不均衡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各自的发展均受到了相对的限制,所以双方通过联动的方式来寻求发展,从而降低因外在不稳定因素造成的生产成本和风险的增加。在联动发展环境中,制造产业与物流产业协作发展达成一致,即实现信息彼此分享、彼此合作互助,从而提高制造产业和物流产业综合实力,促进两业在相互关联这一大系统中提升彼此联动水平[54]。

2.2.2 产业集群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产业集群理论的首要提出者[55]。他提出,产业集群是在市场发展成熟和社会劳动力资源分配合理的前提下产生的。在 1937 年,胡弗对于产业集群理论提出新的看法,胡弗认为,企业发展数量和生产规模的多少对产业集群的效果是具有影响的,当企业发展数量和生产规模过于太大时,其会对产业集群带来负面效果;相反,当企业发展数量和生产规模过于太小时,产业集群效果是凸显不出其优势的[56]。1988年,波特提出,当相互具有影响的产业集聚到一起时,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利益空间[56]。1990 年,麦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揭示“产业集群”现象[56]。他针对 10 个化工业展开调查研究,认为各个国家开展工业化中普遍存在产业集群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中表现最为显著,并使得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


3 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15

3.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计算原理...............................15

3.1.1 综合发展水平的计算...........................15

3.1.2 协调度计算....................... 15

4 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路径研究....................23

4.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影响因素..........................23

4.1.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23

4.1.2 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26

5 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升策略............................39

5.1 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向上发展态势.......................39

5.2 稳步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着力推进两者间联动.....................39


5 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升策略


5.1 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向上发展态势

长期以来,山西省经济依赖于煤炭产业,相比较而言,非煤炭产业进展速度缓慢。随着市场环境对于煤炭资源的供给减少,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出现减弱现象,造成经济比例失调。为此,山西省政府开展经济转型,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特别是对于煤炭资源配置,逐步扭转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近几年,山西省经济由“疲”转“兴”,增速有所提升,已经连续几年呈现较好的趋势。2017 年山西省经济增长 7.1%,快于全国经济增长 0.3 个百分点,比较 2016 年,在全国的排名由 30 位上升到 20 位,成为全国 31 个省中经济增速最快的省份,经济整体呈现出回升的趋势。同时,经济发展开始处于稳定向上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表现出新的发展结构,可以说,对于产业联动而言,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也会为产业间联动创造发展空间。因此,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向上的发展态势,使得制造业与物流业能在经济整体良好的基础上选择联动,促使联动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的提升进而得到提高。

...........................


6 结论与展


6.1 研究结论

通过对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对双方进行联动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进一步推动彼此之间的深入性互动。本文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别构建了制造业和物流业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