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制造业和物流业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及黄河中下游其余省份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通过采取变异系数法分别计算各省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权重,同时计算各省制造业和物流业各自的综合发展。经计算,山西省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相比较黄河中下游其余省份存在一定差距,而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相比较黄河中下游其余省份发展存在不稳定的现象。
(2)通过对黄河中下游各省份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对山西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程度进行了省际比较,比较得出,山西省二者的联动发展程度存在不稳定,在 2017 年联动水平为 0.7 左右,与黄河中下游其余省份两业的联动发展程度拉开了差距,这使得山西省要重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3)对于影响山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因素具体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制、跨国公司的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创新。通过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路径图,采用路径分析法,探求路径过程。实证研究表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GDP,通过间接的效应对二者联动发展产生影响,其总体效益为 0.8159 为最高。衡量技术创新的指标 RD 经费,通过间接效应对二者联动发展产生影响,其总效应为0.026。衡量跨国公司的支持的指标,外商直接投资,通过直接效应以及间接效应对二者联动发展产生影响,总体效应为 0.025。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制造业与物流业增加值之和占 GDP 的比重,通过直接效应对二者联动发展产生影响,总效应为-0.096。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