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格式、公共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吸纳企业推动沥滘村改造的治理逻辑分析

日期:2021年02月2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2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2062244241996 论文字数:41555 所属栏目:公共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本文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现实案例为切入点,观察企业在城中村改造中的治理效能以及治理结构,凝练企业在城中村改造中的企业社区参模式,提出了―企业对社区的治理型参与‖的概念,回应了中国情境下企业社区参与的行为特征以及强调了企业在参与城中村改造中发挥了新的优势和治理功能。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的快速扩张,由于早期规划建设的不合理,我国不少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城中村问题。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城中村逐渐成为阻碍城市扩容提质、制约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顽疾‖,也是城市各类矛盾风险的―高地‖及城市治理的―痛点‖,推动城中村改造日益成为诸多城市政府面临的、亟待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在众多城市中,作为国家一线城市的广州面临着尤为严峻的城中村问题。为此,从本世纪初起,广州市政府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将城中村改造视为城市更新议题的重中之重:2000 年 9 月 6 日,广州市明确了要在短时间内推动城市范围内的城市乡村一体化建设,提升城市规划能力与建设水平;随后一段时间,政府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城中村改造的行政文件,如《关于广州市推进―城中村‖(旧村)整治改造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等,这体现了广州市在城市建设上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发展‖。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阻碍,广州市的―存量发展‖之路困难重重、进程相当缓慢: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广州市 139 条城中村中,只有 42 个城中村进入了立项阶段,完成改造的城中村更是凤毛麟角。而在少数成功的案例中,沥滘村改造投票的实现尤为值得关注和研究。

作为广州现存改造体量最大的城中村,沥滘村从立项改造到改造方案最终通过再到开展回迁房建设,经历了十余年之久,其过程可谓是一破三折。在前期政府的政策倡议和村集体的引导下,村内在 2014 年就开展了关于村内是否进行城中村改造的改造投票活动,然而改造过程中由于村民对现有补偿方案方案的不满以及对改造项目的信心不足使得沥滘改造在启动之下很快又陷入停滞了;面对停滞的僵局,企业的介入以及开展积极的社区参与活动使得僵局迅速破解、改造进程加速、并短期内实现了改造进程的推进。因此,一系列有趣的现实问题是:原有的改造模式具有哪些局限?改造过程中因何陷入停滞?企业又是如何有效化解改造困局、推进改造进程的?对此问题和案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广州城中村改造的过程、充分认识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企业在城中村改造中的作用和角色。

..........................


1.2 研究意义

本文在回顾企业社区参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相关计量工具分析了企业社区参与的研究现状,凝练企业社区参与的研究要素与分析框架,接着以实际的案例出发,梳理出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发展背景以及对典型城中村的改造过程进行了单案例研究,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多元主体进行了结构层面的关系探讨以及以企业为切入点在行为层面的互动模式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真实而客观地阐述了城中村改造的全过程,揭示了中国情境下企业社区参与的行为模式,强调了企业在城中村改造中的治理功能,凝练了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行为模式,行为特征以及治理优势。

1.2.1 理论意义

首先,学术界当前尚缺乏中国企业开展社区参与活动,实现社区治理效能的相关研究,企业社区参与对于促进社会治理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现实场域中企业社区参与行为的具体实施行为,从结构层面探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并区分了不同模式的企业社区参与行为,将研究从社区活动的现象层面扩展到活动背后更高层的公共治理结构层面,而大多数已有 CCI 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的行为层面,缺少对企业与多元主体的探讨,本文希望通过对 CCI 的本土化分析,拓宽当前对 CCI 的研究场景。

其次,我们尝试将行为目标、行为方式以及行为内容纳入到研究企业社区参与的分析框架,按照具体的企业社区参与参与行为将企业社区参与的内容分为关注居民需求的企业社区参与和关注社区发展的企业社区参与两种模式,最后我们提出了―企业对社区的治理型参与‖这个概念,用于解释企业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发挥的治理功能、特征以及优势,这是对企业社区参与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最后,通过较长时间内持续性地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观察与访谈,实现了全景式地、动态地描摹了整个城中村改造投票的过程,在更广泛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对沥滘村的案例进行探讨,通过理清城中村改造困境下改造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改造为何停滞与何以再启动,系统地看待城中村改造,通过研究企业如何通过社区参与行为缓解改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推动城市更新议程,回应了企业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社会治理功能,为当前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缺乏多元治理主体这一挑战性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案,拓宽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探索。

.........................


第二章 广州城中村改造发展背景


2.1 广州市城中村现状

当前学术界对―城中村‖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不同学者在总结―城中村‖的特点过程中,基本达成了两点共识,第一是城中村身处于城市规划的用地范围之内,村内从属地块与城市用地形成了相互交错或被包围的空间格局,第二是村内的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形态呈现明显的从农村到城市过渡的转型区间,既保留着原村落的社区特征又呈现出了较高的城市化特征。

根据 2018 年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官方网站的的最新数据,当前,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区内共有 138 条城中村,他们主要分布在天河、白云、海珠、荔湾、黄埔等五个老城区,占城市规划面积的 22.67%[44],其中这些被纳入城市更新规划的旧村落按照区域位置、经济形态、人口特征等分成三类:

A 类:身处城市建成区的中心,只保留极少数的农用土地或完全没有农用土地,是当前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村内经济以第二、第三产业及土地收益为主要来源,村内留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在人口比例上外来人口占大多数;

B 类:身处于城市中心区的外延,还存在部分的农用地,近期内会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部分村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第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开始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村内,在人口比例上外来人口逐渐增多,村内开始有向外扩展的趋势;

C 类:远离城市中心区但在城市规划内,村内还保有较多的农用地,近期内不列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正经历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型过程中,第二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开始有外来人口涌入,村内逐渐完善基础设施。

.........................


2.2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进程概况

经济发展带来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孕育了城中村,城中村逐渐成为阻碍城市扩容提质、制约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顽疾‖,也是城市各类矛盾风险的―高地‖及城市治理的―痛点‖,推动城中村改造日益成为诸多城市政府面临的、亟待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广东省始终保持着城市健康规划的初衷,早在本世纪初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城市就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以支持城市的―扩容提质‖战略。

广州作为国内较早出现城中问题的地区之一,面对城中村发展过程中伴生的人居环境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消防安全问题突出、用地权属管理混乱等问题,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就开始针对用地效率低、存在较大经济提升空间的旧村落进行改造,整体而言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2.2.1 改造探索阶段

在广州市政府还未出台成型的法律制度之前,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对城中村改造提出了多样化的改造思路与模式,这一时期,学者的研究视角认为城中村改造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城中村土地利用的低效率,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是强调通过城中村改造解决日益增长的城中村问题,从认识到农村城市化过程的复杂性、制定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规划、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专门的执法监察队伍、完善社区会制度保证等维度开展城中村改造(杜杰,1999[45];田莉,1998[46];张建明,许学强,1999[47])。

图3-1 企业参与改造中―村民-经济联社-开发商-政府‖的运作机制

..............................


第三章 吸纳企业参与沥滘改造下的治理关系与改造困局 ......................27

3.1 案例介绍与案例材料获取 .................... 27

3.1.1 案例介绍.................... 27

3.1.2 案例材料获取...................... 28

第四章 推动沥滘村改造的企业治理行为分析............................41

4.1 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因 ........................ 41

4.2 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容 ................................. 45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7

5.1 研究结论 .............................. 57

5.2 研究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59


第四章 推动沥滘村改造的企业治理行为分析


4.1 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因

沥滘改造属于政府宏观层面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企业承担了以往改造中政府的角色,对改造村落进行规划重建的同时,还要深入村落了解地方诉求,当企业以改造实施者的角色进入到具体的社会领域,将会与各种社会要素发生相互影响。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企业是一个盈利的部门,而与社会要素的互动不可避免地会耗损企业的经营成本,例如企业在沥滘村开展的各种社区活动,这些活动的资金绝大部分都由企业承担,那么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耗损运营资金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