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格式、公共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吸纳企业推动沥滘村改造的治理逻辑分析

日期:2021年02月2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2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2062244241996 论文字数:41555 所属栏目:公共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区参与活动呢?按照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企业与社区二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只有在社区参与活动中实现二者的双赢,企业和社区才能实现持续性的发展。这为我们研究企业社区参与的的动因分析提供了一个切入的视角,经济利益的追逐是企业社区参与活动的重要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城中村改造中法规制度对企业行为的约束,因此,本小结将从制度约束和利益交换的角度分析企业社区参与的动机。

1.政府通过制度约束企业推动城中村改造进程。根据第二章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进程的梳理,我们可以得知,广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禁止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其依据是为了防止盈利性的企业在旧城改造中侵占了原村落的集体利益,坚持城中村遵循―不进行商业性房地产开发‖的改造原则;―三旧改造‖阶段中,广州市看到了企业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突出作用,由此放宽了限制,允许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政策放宽的同时,广州市政府对企业的改造行为也进行更为具体的约束,促使企业能有效推动地方村落的改造更新,依据现有的政策文件,政府对企业有以下约束:

(1)在基础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方面:一方面确保企业在进行城中村改造中应按照城乡规划的要求积极完成城市建设,引进优质公共资源59;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建设参数保证环境、卫生、消防、房屋安全、市政设施等方面基本符合宜居要求60,图4-1是海珠区园林绿化局公布的沥滘改造中的公建配套设施的规划图,可以看出企业在进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除了对现有土地进行建设外,还可以在未来建设的方案中,给予问题主体以一些特定的照顾和协商,例如市场主体的优先选择市场铺位、家庭特殊需要的医院、学校等配套方便的回迁房,这样可以极大地满足每个主体的差异化的重大诉求,是拆迁中无形的重要补充;

图 4-1 沥滘改造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图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带来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孕育了城中村,城中村问题逐渐成为阻碍城市扩容提质、制约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顽疾‖,也是城市各类矛盾风险的―高地‖及城市治理的―痛点‖,推动城中村改造日益成为诸多城市政府面临的、亟待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广州市始终保持着城市健康规划的初衷,早在本世纪初就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广州市关于城中村改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以支持城市的―扩容提质‖战略,然而现实中城市―存量发展‖之路却困难重重,呈现出了两方面的阻碍:一方面,城中村的改造需投入大量资金,拆迁补偿和安置居民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面积比较大的村落需动用的改造资金往往高达几十亿元,捉襟见肘的财政预算使得政府很难在短时期内筹措到巨额的改造资金;另一方面,改造涉及利益主体众多,利益关系复杂,沟通过程困难,沟通成本高等特点使得政府无法从政策层面平衡各主体间的利益诉求,这使得政府城中村改造工作只能停留于物理层面的村落更新,且无法做出超前性、持续性的设计规划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城市进程。

面对政府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的局限性,广州市率先意识到企业对城中村改造进程的推动作用,在 2009 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强调了城中村改造遵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在旧村改造中实行公开招标制,由政府监督企业的改造过程,依靠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村集体与企业协商探讨改造方案。在新的城中村改造体制下,企业成为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重要角色,企业通过开展一些列社区参与活动在参与城中村改造中发挥了新的优势和治理功能。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