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会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法律社会学论文格式、法律社会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我国法官角色的法社会学分析——以“角色丛”理论为工具

日期:2023年02月16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39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01122358437243 论文字数:39566 所属栏目:法律社会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二为政治权力人;三为社会人角色。依据默顿“角色丛”理论,当事人处于角色关系中,角色相关者会对角色占据者(法官)有特定的角色期待,法律职业群体对法官的期待是“实现法律正义”;国家权力机构对作为治理成员的法官提出其组织期望,亦即“为中心工作服务”;

为平衡法官多元角色和化解法官角色冲突,本论文认为在职业法律人和社会人角色之间,法官应当明确职业法律人是法官的基本角色定位,而基于中国是一个“情理社会”,把社会情理作为检验标准,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时常用社会人角色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审判活动,这是避免法官作为职业法律人在严格适用法律时,轻视情理僵化适用法律从而造成法律与社会脱节的现实要求。借鉴默顿“角色丛”理论中的“简化角色丛机制”和“角色丛成员的涉入强度机制”理论逻辑,本论文认为回归中国法官职业化定位,首先应当简化法官角色丛,即弱化法官行政角色。法官需要扮演行政角色的很大原因在于管理法官的绩效考核制度之“规训”逻辑,这种“规训”逻辑与司法运行逻辑相背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