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师要通过培训活动加深对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认识,明晰自身定位,学会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所在,进而设计出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参与的合作学习方案。
第二,智能化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了解学情的渠道,教师要能够有效应用数字化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性反馈和关注,并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组间互评和小组自评,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亮点与不足,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批判性能力的提升。
第三,教学是一个灵活的过程,面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要能够及时做出调整,而非按部就班地执行固定流程。因此,教师要在培训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要不断深化对智慧课堂视域下合作学习流程各环节作用理解,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真正发挥课堂“主导者角色”。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
一、智慧课堂视域下合作学习是基于智能环境的支持和智慧教育理念的引导,注重开发利用课堂人际关系,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智慧教育理念引领了教学目标体系的变革,智慧课堂视域下合作学习不是只注重于学生成绩提升的“功利课堂”,其目标在于以精心设计的任务、活动和资源,引导学生协同建构知识,合作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其次,智慧课堂视域下合作学习是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以完成学习任务和协作问题解决为主线的全过程合作学习。在智能化教学环境的支持下,合作学习突破了时空局限,学生能够基于在线平台实时互动,随时随地展开合作学习。最后,智慧课堂是融数据、资源、活动于一体的课堂,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依据智能化环境所提供的数据,精准的了解学情,动态调整教学设计,关怀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见证学生的成长,也能够在不断的反思调整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因此,智慧课堂视域下合作学习是真正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双向提升的课堂。
通过综合分析智慧课堂教学结构流程与合作学习结构流程,本研究构建了智慧课堂视域下合作学习结构流程(如图7-2所示)。经过德尔菲法验证,本研究对该结构流程作出完善和修正并认为该结构流程比较科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