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新课导入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导入方式,学生的课前准备以及是否做课堂笔记有很大的相关性;略读感知时整体性阅读的能力与学生阅读是否得法,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教师是否有恰当的问题设置和引导有很大的相关性;
第一章高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的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问卷设计
1.样本背景信息
共487名高中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99人(占40.9%),女生288人(占59.1%);平均年龄为16.45±0.99岁。年级:高一年级154人(占31.6%),高二年级187人(占38.4%),高三年级146人(占30.0%)。语文成绩:不及格10人(占2.1%),及格120人(占24.6%),良好279人(占57.3%),优秀78人(占16.0%)。
2.问卷试测与修改
在五十份试测数据中,由于第21题信度较差,因此删除这个题目,同时将19与20两个有关成绩的题目提到前面背景部分。
3.问卷信效度检验
3.1信度分析
信度一般是反映调查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及与被测特征一致的指标,内部一致性分析能够反应组成问卷各项目之间的相关程度,一般认为Cronbach’sα系数越接近1,则信度越好,Cronbach’sα系数在0.6~0.8之间,表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在本研究中,收集问卷结果后使用SPSS软件26.0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二)高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描述统计发现(见表3),高中生语文学习能力均值为66.59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集中注意力”能力(M=11.49),其次为“整体性阅读”能力(M=11.40);而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对比联系”能力(M=10.67),其次为“构织体系”能力(M=10.72)。这说明,高中生集中注意力与整体性阅读能力相对较好,而对比联系与构织体系能力相对薄弱,亟待提高。
以上为数据的综合分析,具体到每一个维度,还可以分析如下:
1.新课导入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的问题
开始上语文课时,能够立刻将状态调整为高效听讲状态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9%,在语文老师导入新课时,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同学占总人数的34.25%,在上课前三分钟就开始做笔记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1.23%。综合三方面可以看出,高中生在新课导入时,注意力的集中能力有待提高。
2.略读感知时整体性阅读能力的问题
在略读课文时,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读完的同学占总人数的31.96%,略读后能够筛选出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文意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1.46%,略读后能够准确概括文意的同学占总人数的19.63%。综合三个方面可以看出,高中生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速度以及筛选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二章高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新课导入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访谈来看,关于“在课堂上最制约效率的不良因数”这个问题,01问卷认为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03问卷认为是用心程度,08问卷认为是懒于动脑、动手。(以上楷体内容引自本论文的附录四)因此,造成学生在本维度能力低的首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的观察当中,可以看出学习愿望强的同学往往注意力集中的速度快,而且持续的时间长。老师进行导入时的时间,一般在五分钟左右,在这五分钟内,能够集中精力的同学在后面的40分钟的学习过程当中,表现出能够积极的响应老师的讲解,眼神当中透出专注,甚至有同学对听懂的内容频频点头,或者是对不懂的问题紧锁眉头,通过学生在整节课当中的积极反应能够看出,这些学生的学习愿望比较强,在新课导入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就比较高。
从访谈来看,关于“在导入新课时您是如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这个问题,01问卷认为教师应该认真设计导语,02问卷认为教师导入的语言应该做到风趣幽默,05问卷认为教师应该使用用典故或视频进行导入,06问卷认为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或者熟识的方面进行导入,07问卷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者给学生讲典故或者让学生观看微视频08问卷认为是教师应该使用故事性较强的导入,09问卷认为教师应该通过讲有趣故事进行导入。(以上楷体内容引自本论文的附录四)因此,造成在本维度能力低的第二个原因是教师不同的导入方式。有的老师在新课导入时使用一些有趣新颖的方法,比如播放短视频,讲解幽默的故事。这往往更能够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而一开始采取单刀直入或者是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导入的老师,就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略读感知时整体性阅读能力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访谈来看,关于“在对课文进行略读感知时怎样做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关键信息并进行准确概括的”这个问题,01问卷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抓住议论句,02问卷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取重点字词句,04问卷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取主干句子,引导学生关注重复性词语和段首句,08问卷也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10问卷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段落层次。(以上楷体内容引自本论文的附录四)因此,学生在本维度能力低的第一个原因是阅读不得法使得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率低。在课堂观察的过程当中发现,一些同学在略读感知时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其主要原因是在阅读文本时不能够很好的运用筛选的方法进行信息的提取,没有对文本进行大体脉络的把握,或者没有对内容分层,更甚者没有对关键的词语进行圈划和筛选,不能够找出对概括有利的关键的句子。这些同学对文本从头到尾的没有侧重的进行阅读,导致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速度慢,从而无法很好的完成任务。
从访谈来看,关于“在对课文进行略读感知时怎样做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关键信息并进行准确概括的”这个问题,03问卷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05问卷认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本划线,06问卷认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边读边动手圈画出关键的信息。(以上楷体内容引自本论文的附录四)因此,学生在本维度能力低的第二个原因是学生没有领养成良好的略读文本的学习习惯。在对文本进行筛选时,应该使用圈画的方法标注出有利于概括文本的重点内容。在课堂观察的过程当中,有近乎一半的同学没有使用这种方法。
第三章提升高中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的实践反思....................................36
(一)新课导入时集中注意力能力的实践与反思....................................36
(二)略读感知时整体性阅读能力的实践与反思.....................................37
第四章提升高中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的对策与建议...............................43
(一)提升高中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的对策.....................................43
(二)提升高中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的教育管理建议............................46
结语.......................................48
第四章提升高中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升高中生语文课堂学习能力的对策
鉴于学生在课堂上制约效率的不良因数形成的原因,受访教师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纠正: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应当树立志向,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目标,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自律性,增强学习动力。我认为无论哪个孩子,他的内心世界绝不会是一色的冰天雪地,总会有星星点点的火花可以捕捉,点燃这些火花,便可融化这冰雪世界,焕发起孩子的热情。56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应该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使学生热爱学习。同时,应当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对新课进行充分的预习。另外,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常规律作息,保证课堂精力。在家长方面,教师应当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使家校之间形成教育合力。
1.新课导入时养成集中注意的能力提升对策
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老师们认为可以使用以下三个方法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动机的性质与水平,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57第一个方法是在导语的设计要吸引学生。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或者播放视频,或者讲解典故,或者从学生感兴趣的熟识的事情入手,或者讲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通过一些情境的创设,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富有成效的教师甚至会明智的地利用小块时间使学业学习时间达到最大化。他们以积极、有目的的方式来处里教学,包括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择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用评估来确定学习目标是否达成。58那么,第二个方法就是明确学习的目标。这使学生有一个准确的方向,从而能够以目标为中心,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59那么,第三个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课前预习进行提问,使学生在知识上进入新课的预备状态。
结语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新课导入时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导入方式,学生的课前准备以及是否做课堂笔记有很大的相关性;略读感知时整体性阅读的能力与学生阅读是否得法,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教师是否有恰当的问题设置和引导有很大的相关性;精读赏析时分析理解能力与教师对问题的表述,教师是否有强烈的示范意识,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有很大的相关性;知识延伸时对比联系的能力与学生是否有强烈的对比联系意识,教师是否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很大的相关性;课堂练习语言表达的能力与教师是否及时的评价和纠正,教师是否在课堂上进行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训练设计以及教师是否重视这方面的练习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