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政府采购人员的能力素质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采购从业人员 核心竞争力 帮写财政论文能力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经验表明,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能力是事关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成败的一个核心问题,政府采购工作越发展,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能力及其建设问题越重要。如何正确把握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能力、加强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是摆在各级政府采购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一、采购从业人员能力的实质与特征
政府采购从业人员能力就是在政府采购工作中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运用政府采购公共资源,合法有效地履行政府采购职能,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发展和政府采购规模增长,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专门才干。其实质就是采购从业人员依法并创造性地管理采购事务、履行采购职能的实施能力和职业胜任特征。它直接代表着政府采购的能力和水平,更直接决定着政府采购的效能、效率、效用和效果,构成了政府采购的核心竞争力,是政府采购领域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焦点。采购人员能力具有以下特征:
法定性。采购机构和采购从业人员必须在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强化和运用采购职权,但这种能力的发挥和职权的运用又必须同时受到法律、社会公众、政治系统和职能部门及监管机构的规范、约束和监督检查。战略性和政策性。采购机构需要依靠从业人员的能力来预测和把握采购工作的发展趋势和采购当事人的现实需求及社会公众的心理,提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诸方面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政府采购政策,引导、组织、调节和推动整个地区政府采购工作更加全面、理性、稳步地向前发展。
高度的应变性。采购从业人员的能力突出地表现在其对现实采购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自省性和自我调适、自我改变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在知识经济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全球化等外在环境变化以及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标准化等内在环境变化中,采购从业人员能够紧随科技技术发展而及时地采纳和运用新的观念、知识和科技手段,不断变革和完善采购机构自身建设、增强采购能力,确保其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对采购环境和采购形势的应变性是采购从业人员能力的核心之处,亦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极强的针对性。采购从业人员的能力贯串于整个采购过程的始终,具体到每项采购活动的各个采购环节,把采购当事人的意志、需要、动机和采购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采购资源条件变成具体的采购活动,直接作用于采购对象,并由此产生具体而公正的现实结果。因此,操作性、执行性、结果性、深远的影响性和公正性是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最独特的特征。
总之,采购从业人员的能力是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践不断发展的条件下,采购机构在采购过程中应对不同采购环境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其核心是从事采购的能力,直接决定着采购管理和操作的方式以及采购水平、质量、效果,并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二、采购从业人员能力的构成
从政府采购的实践看,采购从业人员的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现代综合能力体系,由多重的内容构成。这个构成受采购环境、采购职能、采购体制、采购机制、采购业务结构、采购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等许多因素影响,但最主要是由采购职能所决定的,因为采购能力根本上讲就是履行采购职能的能力。因此,根据采购职能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采购从业人员的能力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基础性能力
基础性能力也就是采购机构与其他采购主体或采购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是其他各部分能力存在、发展以及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基础性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政治能力。
政治能力是确保采购工作正确性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指采购从业人员在采购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政治警觉性和敏感性,以及政治分析能力、科学的政治理论学习能力及运用能力和正确的政治思想、精神的融会贯通能力与实践能力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及采购原则的坚持能力与灵活性、政策性的理解与把握能力等。
道德能力。道德能力是确保采购工作正确性、合法性的又一个基本能力,主要是指采购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道德理解能力、道德内化能力、道德体现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慎独处事能力、道德升华能力等。其核心是按照社会公德和采购工作道德伦理标准有效地进行自我约束,概称为道德能力。缺乏这种能力,采购机构和采购从业人员就会没有约束而滥用采购权力,甚至胡作非为,违法乱纪,进而导致采购管理和采购操作由正面走向反面。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直接影响甚至决定采购质量与采购成效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指采购从业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应具备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表述问题、提炼观点、拿出对策、找到途径和方法、形成规划和战略构想等方面的能力,其核心是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思想智慧,其最主要的效用在于提出发展思路和应对措施。
文化能力。文化是确保基本采购质量的学习性能力,主要是指采购从业人员在采购过程中所应具备的阅读理解力、知识技能能力的学习和运用能力以及获取采购信息的感知能力、调研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说服能力、幽默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艺术功力和文字功力等,其核心是学习能力。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确保采购质量的实践性能力,主要是指采购从业人员在采购过程中所应具有的联系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亲和能力、影响能力、感染能力、吸引能力、号召能力、鼓舞能力、化解能力、维持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其实质是社会经验,核心是社会活动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
个性能力。个性能力是完成采购工作的基本心理平台,主要是指采购从业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应具有的感受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意志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忍耐能力、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乃至个人的形象力、魅力、活力、毅力等。其实质就是心理素质,是做好采购工作必备的内在条件。
健康能力。健康能力是做好采购工作的生理平台,主要是指采购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免疫能力、保健能力、运动能力以及体力、耐力和精力。其核心是精力。健康能力是采购从业人员投入采购工作的先决条件,是采购机构开展正常工作和采购从业人员从事采购事务必须有的最起码的物质保障。
(二)运行性能力
运行性能力主要是指采购从业人员在从事具体的采购业务工作时所应具备的业务性、操作性能力。根据采购工作的实践看,采购从业人员为了适应实施采购业务、高效履行采购职责的需要,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能力:调研咨询能力。
调研咨询能力主要包括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调查研究能力、诊断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以及获取采购信息的能力、咨询解释采购政策的能力、论证采购方案的能力、分析判断采购案例的能力和在采购过程中驾驭复杂情况的能力等。采购组织能力。
采购组织能力首先包括对采购环境的感知与应对能力和在采购过程中把握方向的能力、预测采购风险能力以及提出采购目标的措施的能力、对实施采购方案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其次还包括采购从业人员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学习业务技巧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影响他人的感召能力、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冲突的管理能力、整合能力、自律能力、团结能力以及加强团队建设能力、人才管理与利用能力;再次还包括采购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在采购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抉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施采购业务能力、管理操作技术能力和掌握采购职业专门技的能力等,其核心是在政治上成熟、在业务上教练。
采购决策能力。采购决策能力首先包括在采购过程中对采购技术方案的决策能力,即预测能力、运筹能力、谋略能力、规划能力、立项能力、计划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等;其次还包括在采购过程中对实施方案的决策能力,即制定实施规程、实施程序、实施措施的能力,主要是对采购业务实施的建议能力、方案起草能力、科学组织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合理调配能力、合法采购能力、调整采购方案能力和适时决策能力等。
采购创新能力。采购创新能力包括在采购过程中对采购政策和采购业务知识的组织学习能力以及对采购业务的组织实践能力、组织判断能力、组织设计能力、组织改造能力,还包括适应对职能转变的能力、调整采购措施的能力以及对采购体制、采购机制、采购模式、采购方式方法的创新能力和采购方法的改进能力、采购制度的变革能力、采购环境的适应能力、采购工作的变通能力等。
采购执行能力。采购执行能力主要包括对采购制度的执行性决策能力和在采购过程中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动员能力、指挥协调能力、采购执法能力、政策执行能力、业务指导能力、业务委托能力、业务操作能力、招投标组织能力、采购文件编制能力、采购项目评价能力、项目评价标准和结果确定能力、合同签约能力、业务检查能力、业绩评估能力、救济保护能力、项目验收能力等。
采购协调能力。采购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对采购过程中各种采购关系问题的把握能力、处理采购关系的意识能力、发出与反馈采购信息的感知能力以及程序运作技巧、采购业务实施的协调能力、采购关系的理顺能力和解释沟通能力、业务协同能力等。
勤政廉政能力。勤政廉政能力主要以采购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公开透明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勤政廉政意识为主要基础和核心内容,包括采购从业人员自身的反应能力、投入能力、引导能力、推动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自我监督能力、接受外部监督能力、自我纠偏能力和程序控制能力等,其核心是廉洁自律与拒腐防变能力。
对一个采购从业人员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