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改进,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会被市场淘汰;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无法保持基业常青。21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纪,放眼《财富》世界500强和全球顶尖公司,几乎无一不在技术诀窍、创新能力、管理模式、市场网络、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竞争优势。
就汽车行业来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受到了来自国外跨国集团公司的强烈冲击。近些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讲,现实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构建核心竞争力,惟有如此,才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就××公司来说,、、、、、、(自己介绍)相比之下,××公司核心竞争力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也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不足以应对剧烈的竞争。
我国汽车行业如何在未来市场环境下获取持续的、不断增强的竞争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树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观念以及意识,并努力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以至于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促进企业的更大发展。
2、本文研究意义和目的
当前汽车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任何一个汽车生产企业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生存环境,必须认识到企业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企业经营理念、思维方式等多方位的竞争,必须明确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构建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第一要务。
在此大背景下,对汽车行业经营进行评价,并研究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汽车企业怎样获得、保持和更新核心竞争力,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课题力图在前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的出发,并以具体的汽车企业为例,找出其构建与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途径,设计出构建模型,并建立培育机制,同时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其他汽车企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3、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将以××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样本的选择上,尽量选取不同性质的部门责任人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质性调查部分,以××公司的一位副经理,三位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作为深度访谈的对象。而这些主管所属单位的部署或同人,则为量性抽样问卷调查的对象,问卷发出150份,有效问卷为123份,有效回收率为82%。
4、预期结果
本文预期结果是:(1)论证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2)提出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
二、绪论
1、研究的主题
中国汽车行业经营评价及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研究
2、研究的问题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有哪些?如何构建与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并进而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遵循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解决问题的逻辑体系,首先提出了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问题,接下来对现有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论述,最后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成果来解决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与培育问题。
三、本文文献综述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在特定经营环境中有效利用各种竞争要素并将其进行协调、整合以显著提高消费者价值,最终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能力。具体讲有三个层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它与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环境、政治环境等外部条件相适应,是企业在一系列特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内部经过长期积累整合协调得来的,是对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综合发挥,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仿制的;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就在于能够为消费者看重的价值提供直接的、显著的贡献,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当某一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达到极致时,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从特征方面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的显著增值性、异质性和延展性以及动态性和整合性特征。
??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鲁开垠、王大海(2001 )认为应当从核心技能、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企业影响力四个方面来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郭斌(2001)等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审计指标体系应由企业战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核心制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核心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组织与界面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企业核心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经济绩效与产业动态指标六个方面构成。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应当具体企业相联系。就汽车行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体系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企业的品牌以及企业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构成。
(2)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研究
随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逐步完善,关于构建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著作不断涌现。鲁开垠、汪大海(2001)认为等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意识:掌握核心技术;集中资源进行差异化经营与管理;注重构建与发展企业的比较优势;塑造知名品牌。认为企业重组与战略联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戴和忠(2002)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当和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资源联系在一起,提出资源外购是培育核心能力的途径。
??? (3)行业和具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王跃华(2004)认为汽车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应当采取以下途径: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营造优秀且独特的企业文化等。高月华(2005)认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应当着眼于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他在总结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及理论框架,通过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构成的分析,建立了汽车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找出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及措施。
总体说来,作为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式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显示了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1)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体系还不系统。(2)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3)研究内容的不完整性。
四、本文研究进展
200 年 月——200? 年? 月,阅读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关教程,阅读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论文,选择具有研究意义的内容,与导师商议,拟定论文题目,并开始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
200? 年 月——200 年? 月,继续资料的搜集工作,同时认真研读有关资料,并与企业有关人员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开始开题报告的写作,列出论文写作大纲,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初稿。
200? 年? 月——200 年? 月,完成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定稿,完成论文。
200 年? 月——,最终定稿,校正论文格式,完成论文,装订,提交并准备论文答辩。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1]万晓、王耀球.《市场营销学》第1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
[2]梅清豪《市场战略和规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梅清豪《市场战略和规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祝海波等合著《市场营销战略与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5](日)(株)博报堂品牌咨询公司著;陈刚,靳淑敏译《品牌市场营销》科学出版社,2006年。
[6]管益忻: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一管理赢家之道,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7]明杰:培养核心竞争力-世界500强的成功之道,管理科学2004年第2期。
[8]黄津孚.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经济管理.2001(4)。
[9]李悠诚等.企业如何保护核心能力的载体-无形资产.国际商务.2005 (4 )。
[10]王秉安.企业核心竞争力学术动态.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
[11]左建军: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江论坛,2005(5)。
[12]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4月。
[l3]王忠明,白津夫.大企业定位国际竞争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4]吴君仪.200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咨询研究报告.No:yb03-3032。
[15]胡静华、姜微.日资首度进军中国汽车装备业,发布时间:2004年12月03日。
[16]武放.我国汽车工业回顾与发展趋势综述(连载)2000-02-17。
[17]中国统计信息网.国家“十·五”发展规划纲要.2004.10.9。
[18]张国立.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综述,沈报集团北方热线.2003-9-12。
[19]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创战略管理新纪元的第一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p.12-14
[20]唐华.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与风险.中华企业内刊网,2001-08-21。
[21]肖幕雨.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中外管理.2001-07-26。
[22]商务部.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583万辆同比增15%,中国网,梅州日报2005年08月05日。
[23]吴柏林.振兴装备制造业首先要振兴机床工业
[24]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25]迈克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