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社会学论文格式、社会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思考——以B市涡河污染治理为例

日期:2022年04月09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8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1251922373234 论文字数:23656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社会学论文
取强制性措施。对于此,养鱼户王长贵在访谈中这么说:

问:“简单描述下当时的清理行动是如何展开的?”

答:“那一次清理活动阵仗很大,镇政府联合市执法局共同参与了清理行动,警告我们一周内上岸。”

问:“那你们对于此次的清理活动有什么看法?”

答:“我们也没办法应对啊,政府说咱们没有养殖证,养鱼就是违法的,如果我们不听管控就能把我们抓起来。可世世代代搞养鱼以来也没让办过养殖证呀,所以我们几乎都没有养殖证,有养殖证的几个养鱼户也是后来才加入的。”

问:“那你们为什么不办理养殖证,继续养鱼呢?”

答:“我们也想办证,一方面我们没上过啥学,不知道流程咋走;一方面我们也不想破费那个钱去搞证,养鱼本身也挣不了几个钱。”

问:“那次的清理活动最终怎么样?”

答:“经过那次清理,大部分养鱼户都弃船上岸了,也有执拗不上岸的,都被政府拉走改造了。我们反正也干不过政府,只能另谋生路了。”

通过这段访谈记录可以看出,养鱼户在此次清理活动中受到了很大冲击,大部分养鱼户都放弃了继续养鱼,新政策的实施在前期形成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社会学论文参考


结论与反思


一、环境问题宣称者的“意外之举”

国家环保部潘岳曾说“中国环境问题已成观念启蒙阶段进入利益博弈阶段,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力量之间必定有一个此起彼伏的拉锯过程。”陈阿江(2008)指出,水污染事件中存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涡河污染的出现是社会现象的产生,也是社会问题的表现。社会问题的解决不是社会问题确立过程中的环节, 而是社会问题确立后的延续过程。对应到在“涡河污染”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中,我们发现涡河环境问题建构包含建构初始阶段、建构关键阶段和建构决定阶段。

在涡河环境问题建构初始阶段中,涡河下游的养鱼户是涡河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利益是驱动养鱼户将“涡河污染”建构成环境问题的动力机制所在。利益受损的养鱼户始终围绕着污染赔偿问题来建构“涡河污染”问题,利益成为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涡河污染造成的损失能得到赔偿的时候,村民对涡河污染并不关心。简单地说就是,养鱼户在得知能获得赔偿后,似乎并不想让涡河污染得到解决。

从涡河环境问题建构关键阶段来看,可以发现养鱼户、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政协委员等共同参与到了“涡河污染”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涡河污染”问题再次得以制度化,成为一个合法的环境问题。这其中的过程不断由问题的僵持阶段转为新闻媒体的再次介入,直至“河长制”的政策实施。根据总结的田野资料,在这一阶段的进程中,作为问题主张者的养鱼户对外宣称的目的是尽快再次获得赔偿,所以最后事件也在赔偿中得到平息。

到涡河环境问题建构决定阶段,可以发现在大众媒体和政协委员介入和助推下,才逐渐引起 B 市环保及渔牧林业局的重视,媒体报道蜂拥而至,“涡河污染”问题再次呈现在大众面前。随着问题解决,养鱼户似乎成为了“失败者”,因为他们失去了长期以来的“稳定收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