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采购论文研究,本文对国内外学者采购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秦港六公司的经营现状、采购管理流程、物资备件特点等,分析了当前秦港六公司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秦港六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研究并提出了优化方案,优化方案对秦港六公司的采购管理工作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球经济市场多样化使我国贸易快速发展,作为水陆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贸易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环渤海经济圈逐渐形成的大环境下,沿线新港口的开发建设、老港口的升级改造都使得环渤海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秦港六公司要想在周边港口企业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生存下来,就必须在多方面提高企业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格局。
港口企业属于服务型企业,作业效率与成本控制是港口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港口设备的运行完好率和采购成本是影响这两个因素的关键。秦港六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一般都会储备大型设备上经常用到的备件来应对突发维修事件,所以备件的采购流程在整个公司的运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承担着保障公司维修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目前来看,采购业务消耗了公司大量的成本,采购成本已经达到其维修总成本的 50%以上,成为目前公司最大的支出份额。于此同时采购业务也产生了大量备件库存,给公司的库存管理带来不少压力,但是缺货影响故障维修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秦港六公司迫切需要在高效保障设备运行的同时,减少采购成本和库存压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企业竞争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早在上世纪初便开始针对采购管理进行研究,早在 1915 年 Harris 就提出了库存管理理论,基本上是最早的采购成本控制理论,时至今日仍有很大影响[1]。P.K.Humphreys 认为不应该只在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重视采购成本的控制,而是应该将管理目标上升到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2]。
供应商的选择对于采购管理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环,Moore 和 Fearon 在 1973 年就对供应商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数据分析,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模型,在采购成本最合适的情况下选择出最优秀的供应商[3]。1977 年 Buffa 与 Anthony 也对供应商选择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线性规划并加入了更多复杂的变量,考虑了更多的因素[4]。
Nicoll Andrew D 认为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形成一种长期优质的合作关系,对双方长远的发展来看都是有利的[5]。Robert Battalio 认为降低采购成本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但是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供应商评价体系如何建立却被忽略[6]。ZegerDegraeve 建立了一个供应商评价体系的数学模型,更有力论证了采购成本与企业利润的联系[7]。
2012 年,Kirstin Zimmer 分析了供应商和制造商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行为,一种是信息不对称,另一种是信息完全对称。这两种情况分属两种极端,供应商和制造商只有保持在两种极端情况中间,形成合适的发展关系,才是对供应链上各方最有利的情况[8]。
供应链管理(SCM)理论是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逐渐形成的观点,1985 年由迈克尔波特正式提出。此后,该理论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深入讨论。依据该理论,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压力,适应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冲击[9]。Lalonde B J 认为在供应链环境中战略发展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他认为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有五方面因素:信息分享、风险承担、企业间的联系、企业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定位于长期合作的管理流程[10]。
.........................
第 2 章 供应链和采购管理理论
2.1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2.1.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以及无数学者的研究才得出的结论。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经济链”的相关概念,后来迈克尔·波特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为“价值链”的概念,最后才慢慢形成现在“供应链”的说法。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不止是企业的管理和相关生产活动,它是将企业上下游的所有企业汇总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将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展,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方之间都有业务联系,如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制造方及客户等。因为供应链本身的复杂属性还有参与方的数量众多,如果我们想要整个供应链能够高效满足企业的各项需求,就必须要对供应链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运作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的一个过程,在保证整个供应链能够高效运行的前提下,以供应链为整体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的成本。以企业本身为考虑对象,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与供应链各个主体的关系,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使供应链可以高效满足企业的各项需求。只有让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形成合力,以供应链的整体考虑问题而非各企业自己的视角,相互之间友善合作,才能保证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行。
2.1.2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是企业能以最合理的价格,购买到质量最优的产品,供应商再将这些产品在合适的时间运输到合适的地点。结合供应链管理的原则,我们可以得出其中几个重要的因素:
(1)供应商。合适的供应商是高质量产品的保证,与产品质量过硬和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长期保证高质量的产品供应,特别是一些来源单一和重要的产品,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从多方面减少采购管理的压力。
(2)质量。企业对于产品的质量并不是要求越高越好,适合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采购价格肯定和产品的质量成正比,采购成本过高肯定不利于控制企业成本,采购过高质量的产品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浪费;如果选择产品的质量过低,很有可能达不到企业生产的要求,反而要进行二次采购,这样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伤害更大。
(3)数量。采购数量对采购效率甚至采购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必须要进行合理的需求预测,科学有效地进行控制。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只能过量采购,这样不仅会给采购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会增加采购成本和库存压力。采购数量过少会导致极易出现耽误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情况发生。
图 2-1 卡拉杰克矩阵分类
...................
2.2 采购管理相关理论
2.2.1 采购管理相关内容
采购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商管理。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包括对自己长期和短期合作的现有供应商管理以及为了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变化开放新的可靠供应商。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如果能够将自己的供应商管理流程把控好,可以在采购过程有更多的话语权,建立长期友好的供应商关系能够在满足企业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采购成本和管理压力。
(2)供给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生产业务来说,长期且可靠的物资供应非常重要,尤其是使用频率高、重要的战略物品的采购。面对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企业釆购是否高效以及采购质量是否满足需求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对下游客户服务的完成度。另一方面,在满足企业自身采购需求的基础下,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极大体现。
(3)物料仓储管理。物料管理系统是由采购活动以及到货后各种仓储活动相结合所构成。物料管理的内容是满足企业生产活动高效率运行同时,保证企业物料的采购、运输、仓储等活动健康高效进行。物料管理在物流成本和仓储相对较高时会显得十分重要。
表 2-1ABC 分类法
......................
第 3 章 秦港六公司采购管理的现状分析.............................15
3.1 秦港六公司简介 ......................15
3.2 秦港六公司采购管理现状 .................................15
第 4 章 秦港六公司采购管理的优化方案..........................26
4.1 秦港六公司物资分类方法的优化 ..............................26
4.1.1 秦港六公司物资分类方法的优化设计 ..........................26
4.1.2 秦港六公司物资分类方法的优化应用 ...........................27
第 5 章 秦港六公司采购管理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44
5.1 制度保障 ........................44
5.2 技术保障 ...................45
第 5 章 秦港六公司采购管理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采购管理优化方案能够顺利实施,秦港六公司由公司技术副经理牵头,技术设备部负责重新修订采购管理相关制度,其中包括备件管理办法、队级库管理办法、物资计划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内容。为保证公司整个采购管理体系能够有序进行,完善整个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
由公司主管技术副经理牵头,技术设备部负责整理修改制度,各基层使用部门提出意见,最后经全公司中层领导干部审核后,方可生效。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公司采购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执行,不能完成的部门或个人实行考核机制。
第一,严格规范公司各类采购申请的申报流程。各基层单位必须在每月物资维修例会前在 EAM 系统内按要求的格式,提交本月本单位的月度计划和相关技术要求资料报送至技设部。超过日期自动计入次月月度计划,根据公司技术副经理的要求,在每月 27 日或之后的几天内召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