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 1研究的背景
1.1.1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国家鼓励学校进行教育改革,发展自己的个性,办出自己的特色。自此,许多学校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方向、新出路。特别是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推动,再次掀起了学校特色改革的新浪潮。《纲要》中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从整体上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均衡发展成为今后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注重内涵的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突出选择性,多样化、个性化地发展好每一所学校。国家督学傅国亮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上就曾说过:“建设特色学校能有效冲破我国‘千校一面’的局面。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在经历重点发展、均衡发展之路后,开始逐步迈向特色教育之路。”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硬道理,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全国广大中小学校开始立足素质教育、依托校本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争创符合教育规律、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这不仅是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有效途径。
1.1. 2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要下决心,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等。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实现创新发展的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一的必要保障。而特色学校改革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的主体,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支柱,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的重点,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3教育现实的迫切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等等问题。重庆市早在2007年初就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紧紧抓住特色学校建设这个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关键举措,不断将区域特色学校建设推向深入,从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再到特色学校,建设了一批优质的特色学校,大大提升了整个区域内的教育水平。全国各地也都在探究特色学校的发展问题,并通过相关的课题、交流论坛、专辑报刊等交流经验,促进了各地特色学校的改革步伐。而西安市,作为一个文化古都,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拥有很多优秀的中小学校。但是,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优秀学校又相对较少。近年来,西安许多中小学校也开始了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和研究,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推动西安市区域内的教育水平提升作了探索。本研究旨在探索特色学校形成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普通学校改革提供借鉴,发挥特色名校的带动、辐射示范作用,促进西安市小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和区域内教育的均
1.2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2. 1研究的意义
1、丰富和发展学校管理的相关研究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谋求自身发展、增强学校活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特色学校改革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纵观已有研究,关于特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还很僵乏,仅有的一些研究也仅限于宏观角度,缺乏可操作性。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丰富和发展特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
2、促进学校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思考
探究特色小学改革创建过程中特色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思考,尤其是学校改革建设的实践者,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在实践中的反思和创新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创新型教师。特色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教师提供充分自由的创新空间,能够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特色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破除传统教育中的陈旧落后观念,迫使学校管理者冲破传统教师管理的樊篱,在科学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学校自身优势寻求新的生长点,不断的改革创新,推动教育的发展。
3、促进区域内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选题希望通过对西安市特色发展比较成功的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学校在特色学校改革建设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条件、策略、途径等等相关问题,总结能为其他普通学校学习和借鉴的有效经验,提高西安市区域内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升西安市小学的教育质量。
1.2. 2研究的目的
在了解西安市特色小学(样本点)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调查和研究学校改革建设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方法途径、措施、现状等,总结特色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普通学校的教师队伍特色改革提供借鉴。
1.3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 1研究思路
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研究也始于问题,进行教育研究要从问题着手,教育问题是教育研究的核心。本研究通过对学校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和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特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凝结出教师队伍特色建设的一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特征形成过程的共同因素,据此总结出特色化教师队伍形成和发展的有效经验,包括形成发展阶段和成功因素,总结出普通学校走向特色化的参考路线。
1、特色学校发展的相关理论辨析和概念界定
查阅己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梳理出特色学校发展的相关理论,并对与特色学校相关的有关概念进行辨析。
2、教师队伍特色建设现状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西安市特色小学教师队伍改革发展的现状。
3、教师队伍特色建设的过程
通过查阅样本学校的自评材料和分析对学校管理者的访谈资料,分析学校应该如何根据既有条件,挖掘自身优势,为学校特色改革初期形成正确的定位,并总结出特色学校发展的一般条件。
4、特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西安市普通小学发展的启示
在梳理、筛选和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建设特色学校的一般模式,为我省基础教育学校改革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发展模式。
1.3.2研究内容
(1)特色学校发展的相关理论辨析和概念界定
查阅己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梳理出特色学校发展的相关理论,并对与特色学校相关的有关概念进行辨析。
(2)教师队伍特色建设现状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西安市特色小学教师队伍改革发展的现状。
(3)教师队伍特色建设的过程
通过查阅样本学校的自评材料和分析对学校管理者的访谈资料,分析学校应该如何根据既有条件,挖掘自身优势,为学校特色改革初期形成正确的定位,并总结出特色学校发展的一般条件。
(4)特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西安市普通小学发展的启示
在梳理、筛选和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建设特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般发展模式,为我省基础教育学校改革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发展模式。
第2章 研究综述和相关概.......................... 16-23
2.1 研究综述......................... 16-18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