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教学研究论文格式、教学研究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日期:2020年08月1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8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8062258504063 论文字数:30366 所属栏目: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教学研究论文,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强调认知与情感并存,尊重个性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程教学中,师生、生生相互合作、对话反思,实现共同成长与进步,这也是新时代对思政课的要求。一线思想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关系、课堂互动、评价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严重阻碍了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落实。进入新时代,在全面提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等方面,都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新时代正呼吁着思政教师培育新人才。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思政教师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对思政教师的“六个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始终贯彻“八个相统一”,要求高中思政教师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才能让思政课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喜闻乐见、受益无穷。办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功夫在课上也在课下,不应该是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应该是在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中,生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有着共同愿景,相互倾听,共同进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这也是契合了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信息化时代要求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学生接受信息知识的渠道方式多样,他们自身的相关知识储备也会随之丰富多样。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就不能局限于教师主导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应该是开展合作探究型课程,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学习,达成共同目标,构建学习共同体。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版)》已经出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也就是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这就需要在生生、师生之间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相互交流合作,共享信息,齐力探究,共同完成目标,构成学习共同体,最终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和学生关系同样面临着改革趋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新认知,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多是冷漠、单调等,这就迫切需要改变这样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课堂主导者,而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帮扶者和促进者。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能够增加师生互动和交流,共同合作,解决共同问题,能够建立平等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整理分析发现,学习共同体最早起源于一百多年前美国,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旨在批判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提倡解放儿童的天性。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解释最初来源于社会学领域,早在 1887 年,社会学家滕尼斯对共同体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共同体是“忠心且诚恳的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结构”①。随后在 1995 年,博耶尔首次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正式提出。他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运作方式,一种学习型组织,所有成员有着共同愿景,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共同分享②。随着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兴起,约翰逊兄弟从合作学习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合作学习,同时又超越了合作学习。库珀与博伊德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合作的和谐关系,有着共同目标,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共同进步③。”从学校角度出发研究的学者还有杜福尔,他认为学习共同体是影响学校工作人员的合作方式,相比教学,合作学习更为关键④。基于此,佐藤学进一步提出了学习共同体学校,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场所,教师的身份应该转变为学习者,重视师生相互学习,共享学习⑤。不同的学者他们虽然对于学习共同体的概念阐释不完全一致,但都是强调了成员们是在共同学习,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
.......................


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概述


2.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共同体

共同体就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从字源视域看,“共同”指“大家一起做;属于大家的,公有的,“体”指“团体、集体、群体”,共同体就是大家一起做事,属于大家的集体,通俗的讲就是彼此信任依赖,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个群体,主要强调成员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彼此相互依赖的集体或者集体组织。共同体一词来源于德文“Gemeinschaft”,英语中共同体翻译为 Community,最普遍的意义是“社会”,衍生意义“居民”、“地区”。
最早对共同体进行描述的是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他将共同体分为几个方面,以血缘而联系、以情感需求而联系和以地区而联系的共同体,强调不管基于怎样目的而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彼此之间都是相互依赖,休戚与共,相互认同并包容,有着强烈的集体归属感。①“共同体”概念,起于社会学领域,并逐渐在教育、政治等其他领域被广泛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共同体的内涵与外延。如政治领域中的政治共同体、自然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科学共同体等。随着对共同体的研究兴起,共同体就不仅仅是强调成员之间因为血缘关系、地理位置而紧密联系的共同体了,更加强调集体成员由于共同目标而共同依赖的组织。教育学中,通常提到的共同体是指学习共同体,例如帕尔默的论争理论,他认为,“真正的共同体是通过论争来认知的”②,不因血缘地区等来局限共同体成员的构成,更多强调因相互论争而相互认同的有机体。同时论争过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共享的,论争形式不是单调的为论争而论争,而是促使成员充分表达倾听观点,共同学习,实现共同目标。这样的共同体更侧重于是强调学习过程。教育学中的共同体与社会学中的共同体虽有相同之处,都强调彼此的认同与共享,但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教育学中的共同体是强调学习者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彼此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而社会学中的共同体则是基于地区、血缘、精神等因素进行的相关研究。即便如此,社会学视域中的共同体概念对教育学中的共同体概念也可以起到借鉴作用。教育学中的共同体概念依托于社会学视域中的概念,但并不等同于其社会学中的内涵,它的范围更广泛,不只是局限于地区和血缘关系,还包括有着共同目标的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广大群体,可以概括为有着共同目标,相互合作共享,相互认同,紧密联系的一个集体。
..........................


2.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学者们对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概括。有的学者认为包括五个元素:学习者、助学者、学习工具、资源和学习情境;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七个要素:学习主体、资源、学习方式、课程知识、共同愿景、学习情境和目标效果。根据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构成要素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本身的特点分析,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者、共同愿景、交互手段、学习情境、学习资源这 5 个方面。各个要素相互影响和依存,共同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持续发展。
2.2.1 学习者

高中生和思政教师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可以产生交流、互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拥有平等地位的学习者,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个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思政教师和学生,相互帮助,共享知识,共同去解决挑战性问题。这里需特别注意,教师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帮扶学生,思政教师不是管理者,更多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同时自己也是学习者,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或者多与学生进行反思性对话,才能更好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持续发展。
2.2.2 共同愿景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与共同目标是紧密相关的,但共同愿景除了包含共同目标本身以外,还强调成员之间基于共同情感需求,而主动去实现学习目标,也就是共同体的共同目标。2017版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①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就不应该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达成,更侧重于立德树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表 1 问卷调查年级比例统计

............................


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调查及分析................... 18

3.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调查........................18

3.1.1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说明.........................18

3.1.2 教师访谈调查设计及说明.................................20

4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思考....................... 26

4.1 端正理念:形成学习共同体正确认知..............................26

4.2 明确目标:发挥共同愿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27

4.2.1 达成共同愿景...................................27

4.2.2 激发共同愿景源动力...........................28

5 案例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