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语文教学论文格式、语文教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英国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研究

日期:2018年01月31日 编辑:ad201703301955106400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8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710072132129255 论文字数:38945 所属栏目:语文教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绪  论  

一、研究的缘起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国际竞争日益剧烈,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我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其中学科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重要。语文课本不仅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和我国的改革创新,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语文课程还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的特点,这使得语文课程的改革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语文教科书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如何借鉴国外语文教材,达到取其精华,扬长避短的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翻看英国的教育史,其教育改革虽比较保守,发展也较为缓慢,但英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语文教育也处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的进程中,特别是 1988年教育改革,详细地描述了英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其中,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范围、规定了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创设新的语法含义、规定了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表明标准英语的地位以及提出在文学教学方面的建议,还建立了灵活的考评制度。因此,学习英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我国语文教育和课程改革。 对于英国教科书的选择,本文选取的英国语文教材是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出版,托马斯尼尔森公司编写的《英国语文》教材,对《英国语文》这套教材的选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出有关道德和政治等相关价值取向的内容,以社会学和女性主义思潮的视角,总结出该套教科书所体现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以期能够对我国语文教科书的编制和发展提供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

二、研究目的 
最近几年,各界学者越来越关注教科书,因此对教科书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他们认为研究教科书对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搜集整理到的资料来看,大多数研究仍然是以我国语文教科书为主,其中以关于中小学的研究居多,而对于外国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不多,到目前为主还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体系。所以本文选取《英国语文》这套教科书进行研究,总结出英国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的特点。以此来汲取其中有益的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以期能够对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教科书价值取向最早进行研究的学者是美国的谢弗,他发表过一篇论文,是以“反省、价值标准和社会学科教科书”为题目的论文,在论文中他对美国的教科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美国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和使用次数统计显示:美国主要通过教科书向学生灌输平等、民主、自由等抽象的政治观念,并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因此美国学生的爱国意识特别强烈。在美国教科书中没有政治斗争,只有一片祥和安定的政治局面,充分让学生感受政治制度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谢弗还发现美国从强制定义一些国家的价值观和掩盖对美国有害的社会矛盾两方面来制定自己的教科书。 1971 年《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探》(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出版,它是由英国课程社会学家扬(Young M.F.D.)主编和伯恩斯坦(Bernstein B)、凯蒂(Keddie N)为副编,共同编写的,他们认为获得知识的价值应该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后来,扬和伯恩斯坦又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研究教科书,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讨论:教科书内容和社会组成之间的关系;教师社会范围的主要特征;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他们认为,政治和经济对教科书选文内容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文的内容大多都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的。 在对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对性别意识形态进行研究,20 世纪30 年代初,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最早对性别意识形态进行了研究。玛利亚?凯利和妮赫兰在 1982 年对美国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分析研究,她发现在美国教科书中女性出现的频率很低,而且对女性的描述有限,而且与政治形象和社会地位几乎并无相关之处,这一发现让我们认识到这样会让学生对女性形象的认识有所缺失,不够全面。 
...........

第二节 概念及理论基础
关于价值取向的界定,学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倾向说:价值取向指主体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必定有某些倾向性。 2.选择说:毛信德认为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按照自行的价值观念对不同价值目标所作出的行为方向的选择。 3.标准说:汝信认为价值取向是指某一个人所信奉的,而且对其行为有影响的价值标准。 4.其他界定。如袁贵仁在《价值学引论》中指出:“人的活动、交往都带有爱憎、取舍、褒贬等色彩。因而,人的活动方向主要是由价值取向决定的。如此看来,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特定的条件下行动时的价值倾向,表现为政治取向、功利取向、审美取向和道德取向等不同的方面”。吴永军在《课程社会学》中将价值取向定义为影响个人或团体对事物所作行为判断及行为选择的组织化、内在化了的、稳定的理念。阮青在《价值哲学》中将价值取向定义为价值主体旨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价值取向是人们在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围绕着如何实现价值目标而形成的一系列的观念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 
........

第三章 英国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内容分析 .....37 
第一节 各主题类目特点分析..........37 
第二节 人物形象分析........40 
第四章 结论及对我国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46 
第一节 结论........46 
第二节 建议........47  

第三章 英国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内容分析  

第一节 各主题类目特点分析

从前面的统计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在知识类目中占据主体地位,特别是生物知识和地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性;地理知识的奥妙,让学生认识自然并尊重自然;还有其他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科学知识,这些自然科学知识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科学知识主要涉及的是语言文字类的文章和介绍说明类的文章,其中涉及到语言文字类的文章主要是对个别单词,词语做了些简单说明,全面展开说明语言文字的文章仅有一篇,同时还有介绍科技进步以及社会类说明文章,涉及到的内容较少,欠丰富,笔者认为这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加强。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在知识类目中,涉及到思维方式方法的文章很少,仅有的几篇也大多是从侧面来折射出运用的思维方式。但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如何学习,怎样学习的问题在教科书中体现的还不够充分,是否可以加强在思维方面的课文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

结论

教科书中自然类目的课文大约占全套教科书课文的 11%,居于五大类目中的第三位。可见,英国语文教科书还是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书中也展现了各个地区的自然风光,有美丽的尼亚加拉瀑布,神奇的冰岛以及间歇性喷泉,充满奥秘的极地世界,让人心旷神怡的南美大草原,极具挑战性的喜马拉雅山,书中呈现出一个个纯粹的自然世界,提醒我们要仔细品味大自然的风光,感受心旷神怡的湖光山色,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一类型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优美,描写生动,通过文字将大自然的姿态展现给大家,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意境,除此之外,人与自然和谐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指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相处的和谐,一部分是家养的宠物,比如小猫,绵羊,小狗等,告诫学生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宠物,只有爱,才能赢得爱。这些课文都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人类应该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愿望。自然类目复杂多样,但大多都是体现在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树立也是有良好帮助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