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学研究论文,问题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运用以来,受到广大师生们的肯定。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慢慢转向注重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在不断增强,这些都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还是缺乏一定的探究意识、学生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教师留给学生探讨的时间不够等等,这些都需要继续做出改变。笔者发现当前高中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缺乏探究意识,因此特提倡广大师生采取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笔者从问题探究教学的意义、具体环节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但鉴于笔者经验的有限性,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仍然有很多上升空间,在问题的具体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的构建等方面仍有待加强,值得继续去深入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建设教育强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工程,因此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创新教育在我国越来越重要,同时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这就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青少年的培养更要引起重视,要将我国青少年培养成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独立解决问题,敢于提出质疑的高素质人才。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政治学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为了适应这种新要求,教育部在 2004 年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①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核心,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2014 年 12 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针而全面启动对 2004 年开始实施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201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出台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②说明思想政治课不只是教给学生课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研究现状
为了清晰地掌握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笔者以“问题探究式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中国知网平台搜到相关文章 3830 篇,其中硕博论文有 1354 篇,期刊2383 篇,2017 年以来的相关文章有 1027 篇;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出102585 篇相关文章,其中硕博论文 18163 篇,期刊 83394 篇,2017 年以来的相关文章有 32186 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中国知网平台搜到相关文章 193 条,其中硕博论文有 182 篇,期刊 11 篇,2017年以来有 83 篇相关文章;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出 767 篇相关文章,其中硕博论文 444 篇,期刊 320 篇,2017 年以来有 180 篇相关文章。现将研究现状阐述如下: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体意识与问题意识
通过教育的方式去培养学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经,在每个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问题这个要素。找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种能力无论对于民族还是个人都是十分有必要性的。学生的问题意识究竟从何而来呢?很显然,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在课堂上,课堂更有助于培养问题意识。问题的提出在课堂上不可避免,进行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使学生在觉得自己没有疑问的时候产生怀疑,感到疑问后又及时帮忙解决。学生要学习知识,不一定非得靠教师全部讲解。新知识也是有两部分构成的,学生能够自己看懂的与学生看后有疑问的。学生自己预习过后,有疑问的那一部分就是需要课堂更加集中注意力的地方。问题是体现教学有效性的起点,课堂的有效性体现也要依托问题来实现。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就是教师留出了时间给学生,但学生提不出问题而又白白浪费了时间。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政治课程中的一门小科目,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学生的重视,多数学生都认为学政治的意义不大。高中政治的内容基本都是理论知识,一般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都不会太高。只有发自肺腑的喜欢做一件事情,做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兴趣本身就是一种很特别的意识倾向,学生要真正的从心底里想学,不能被勉强,才能增强学习兴趣。生对政治科目缺乏耐心,教师也不愿意过多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在讲解时只注重课本,与社会联系结合较少,学生就更没有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了。所以明显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上不愿意去探究问题。
......................
二、学科之间联系不密切,问题得不到深化扩展
高中思想政治课和其它学科一样,都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教学任务,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相关知识,掌握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高中思想政治课更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现代社会需要综合性的人才,高中政治课在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中高考而言,新课程改革后,对于知识方面的考察也是更全面的,这就需要我们课堂老师传授的不仅仅是纵向的本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向学生传达横向知识,将一些学科之间关联的知识向学生讲解清楚。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堂以及其它学科的课堂在这方面都还需要提高,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都是各说各话,缺乏基本的联系。思想政治课并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生活之中处处都体现着它,其它学科也包含着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比如在物理课电力这一章节中,物理老师不仅要教授电力方面的知识,还要告诉学生珍爱生命,电力无情。同样的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中,也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时政新闻,当向学生传达一些时政新闻的时候,有些学生可能会对一些背景不太了解,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去进行讲解,这中间可能就会涉及到一些历史知识等,当然这对我们政治课老师也会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融会贯通,更需要我们平常多去进行一些知识的积累。但是现在的一些政治教师在上课时仅仅是局限在本学科范围之内,尤其是新老师,因为自身的知识体系还没完全形成,对其它学科的知识掌握更是有所欠缺,所以就会导致课堂内容有局限性,与其它学科联系少甚至没有联系,这样我们在课堂设置问题的时候就会不够包容,不够有综合性。无论从素质教育出发还是从“应试”教育考虑,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不能孤立前行,要主动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从而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理论知识,也不能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政治教师都要向学生渗透的,开展思想政治课就是为了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家在思想政治课堂上了解这一理念,而且其它学科也应贯彻社会主义这一要求。但是在目前学校课程教育的设置中,其它学科并没有涉及有关政治或德育方面的知识,所以思想政治课就更要承担起这一任务,带领好其它的科目,为其它学科树立榜样,一起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 18
一、有利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 18
二、有利于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有效性 ................... 19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的环节 ........................ 23
一、创设情境,设问引趣 ......................................... 23
二、小组合作,主动探究 ......................................... 24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 27
一、立足学生学情,让问题来源于学生 ............................. 27
二、遵守问题设计原则,体现多样性、逻辑性、开放性 ............... 29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立足学生学情,让问题来源于学生
顾名思义,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是有意义的,是否值得大家去探讨,因此关于问题的提出十分重要。以前的政治课堂教学,教师一般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设计,这样的设计,尽管比较便捷,能够明确的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但是一般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师经验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生一般都没有太大的反应,有些学生表面上看是在认真听课,其实早就走神了,严重影响课堂效果,那么这样的问题设计就是不太成功的,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这样的问题设计不利于推进问题探究式教学,同时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善于找出学生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具备学生意识,只有这样,问题的设计才是真正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的。
首先要了解的是学生的问题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学生的问题类型大致有两类:一是教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发现的问题,也就是教师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