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格式、公共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火电企业烟气排放外部性的政府规制公共行政管理研究--以陕西省某火电企业为例

日期:2020年03月2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5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3252117574773 论文字数:26588 所属栏目:公共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本文通过社会现状、数据分析与论证,得出以下结论:(1)对火电企业是应该给予支持。目前火力发电在我国总发电量中占比较高,同时具有技术成熟、调峰灵活、生产成本低廉、锅炉燃烧稳定等优势;在保障冬季城市供热,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产生了相应的社会效益。(2)火电企业烟气排放的负外部性是可控制的。通过提高脱硫吸收塔容量、改造脱销设备、加装实时监控系统等措施,可以把火电企业烟气排放的负外部性降低到国家排放限值以下。(3)降低火电企业烟气排放的负外部性,正确处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实现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几年,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且经济水平迅速提高,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并且国民用电水平在科技的迅速发展下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为火电这一电力的主要生产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使其得到持续性发展[1]。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火电企业发电量在逐年增长,除了 2014 年和 2015 年发电量同比之前发电量的增长率为负以外,其余七年的发电量累计逐年增长,按照这个趋势,火电企业对我国的发电行业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火电企业对我国空气质量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2]。火电企业的工业生产废物主要是含有烟尘、SO2、NOX 等特征[3]的排放式烟气,排量高、污染大并集中。
由于当前的气候逐渐变暖以及雾霾导致空气可见度降低,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表明了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刻不容缓,如果政府不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去缓解以及治理烟气排放问题,会对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国家正在积极的发布一系列关于节能减排政策,如通过一系列工序减排、物理减排和加强对排放物的监管减排等措施来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政府部门对火电企业的烟气排放规制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法律方面及行政方面。在经济方面,为了控制火电企业烟气排放对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运用的手段有排污费,电价补贴政策,排污权交易等手段去规制火电企业减少烟气排放。在法律方面,由于政府部门颁发的针对环境污染以及大气污染法律法规比较多,使得火电企业烟气排放的指标具有了一定的限制。行政方面政府部门在颁布了节能减排法律的基础上,也加强了对火电企业烟气排放的监督以及实时更新火电企业的设备以满足烟气排放的要求,降低烟气排放对于大气以及社会所带来的外部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完善的系统分析下得知,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发以来,我国针对于企业污染物烟气排放的外部性,这里的外部性指的是负外部性。即企业通过烧锅炉进行发电,不经过处理或简单经过处理后将废气排放到空气中,不仅对空气,人的健康乃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危害。鉴于企业污染物烟气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政府应该执行一定的职能,以对于环境破坏这个问题进行规制。本文以火电企业为例,研究火电企业的烟气排放所带来的外部性,进而研究政府的规制方法。因此,对污染物烟气进行有计划地处理,以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使得空气质量得到提高,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国民的经济水平。

1.2.2 研究意义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将火电企业纳入研究视野,将火电企业的烟气排放作为一个研究主体,运用政府规制理论对火电企业烟气排放外部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市场失灵背景下从政府干预到政府失灵的理论,研究得出政府对于火电企业政府规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能够从理论方面分析政府对于烟气排放污染物这一问题的研究范围和内容。这在目前关于负外部性实例关于火电企业政府规制的拓展,进而使得外部性理论的实际应用空间得到的实质性拓展。

在社会生产的实践认知与其相关政策分析等方面,本文将着重对我国的烟气污染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政府的体制,环保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性问题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要求整个火力发电企业在关注自身整体发展的同时,要能够积极利用好政府部门的职能与政策的效力,并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生产对大自然的污染影响,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于火电企业烟气排放的外部性影响,分析了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及策略。

图 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火电企业烟气排放物

作为我国的基础工业重点单位,电力产业在这几年中得到了高速发展,使得火电企业在电力行业中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成为了主导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火电企业因燃烧煤炭而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不可避免的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我们应当加以重视,下面着重剖析这六方面的影响。

(1)烟尘:燃煤、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固体颗粒物,烟尘的危害不仅在于会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进行结合,来加剧环境的污染,还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

(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并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质,它的产生原理是:当煤在高温有氧燃烧的环境下,煤内部的无机硫化物与有机硫化物会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进而产生污染气体二氧化硫(SO2)。同样地,有类似原理的还有黄铁矿,其内部也包含了大量的硫。二氧化硫(SO2)可溶于水,其溶于水之后会根据溶解程度不同而产生硫酸与亚硫酸物质,具备极强的碳化作用和腐蚀作用。二氧化硫(SO2)再经过氧化会形成三氧化硫(SO3),它溶于水也会形成硫酸物质。因此,若将二氧化硫(SO2)或者三氧化硫(SO3)不经处理排入大气当中,将会提升当地地区降酸雨的可能性,进而带来腐蚀器械设备与建筑物的风险。一般地,将二氧化硫(SO2)与三氧化硫(SO3)统称为硫氧化合物 SOX。而 SOX将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当人体吸入大量硫氧化物时,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炎、哮喘病、肺心病,甚至死亡。
(3)氮氧化合物(NOX):根据无机化学氧化原理,氮物质的氧化物共有 6 种,煤中还氮元素占比大约 0.5%~2%。虽然氮单质稳定存在于空气中,是一种无害的物质,但其的氧化物一氧化氮(NO)与二氧化氮(NO2)溶于水却具有酸腐蚀性,此二者我们一般统称为氮氧化物(NOX)。当煤在高温有氧燃烧的环境下,其体内的氮单质会被氧化成氮氧化物(NOX),在具体分类当中属于燃料型氮氧化物。而当燃料在前燃烧的运输过程当中,也会由于环境温度高、具有氧元素而产生一部分氮氧化物,此类成为高温型氮氧化物。一般地,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多为一氧化氮(NO),而未经处理排放进大气中后会很快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NO2),随之带来的就是比一氧化氮(NO)更强的毒性,有 4~5 倍之多。

...............................


2.2 理论基础

2.2.1 市场失灵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当市场竞争力下降为零,无法达到原来的市场效率,无法给各企业带来良好利益的现象称为市场失灵。市场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是导致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所谓市场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就是当市场资源经过配置后,没有达到预期的市场活力和效率值。当然,这种对市场失灵的特定的定义是在某种假设状况下的。主要针对市场中生产者、消费者做出限定的假设条件。假设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与在资金链的流向中,生产者总能用最低廉的造价成本生产出最优质,最高效,最具市场需求的产品。而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即商家的销售价格恰好完全等于该商品生产出来的成本价,此时商品的售价又称为边际成本。那么市场中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就在于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该产品是的售价是由边际成本决定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市场中经济的配置是否合理,还要依照市场的竞争力是处在充分竞争市场还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行列中。经济配置最合理只有在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下才能实现。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对情况的假设,在现实中,即使市场处在完全竞争状态,但同时存在着第三方因素且市场领域的过于广泛,经济资源也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实现最合理的配置,市场失灵的情况仍有发生的可能。

首先是强调导致市场失灵的技术因素的重要性。作为一个衡量市场的标准,技术可以将市场经济中价格体制来调整解决的方面和根本无法融入市场的方面进行一个清晰的划分。市场中主要存在两种技术,第一种是市场中经济设备或事物的生产技术,好的技术可以使市场中的物品具有普及型和公共性,是物品能否成为公共产物的重要指标;第二种技术是防垄断技术,具有排他性。如抑制搭便车行为的技术,一些产品的公共部门对市场进行了垄断的根源就在于其排他性技术过于廉价。

................................


第三章火电企业烟气排放外部性政府规制案例分析..............................17

3.1 陕西省某火电企业烟气排放外部性案例选择因素分析.........................................17

3.2 陕西省政府对于火电企业烟气排放外部性的规制政策和措施.............................17

第四章火电企业烟气排放外部性政府规制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22

4.1 火电企业烟气排放外部性政府规制现状...............................22

4.1.1 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管.......................................22

4.1.2 政府和电力系统共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