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格式、公共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乌鲁木齐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之公共行政管理研究

日期:2019年10月2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4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910220914119502 论文字数:26624 所属栏目:公共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是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先进文化的传播为目的的,保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的,由政府主导并由社会参与的公益活动的总和。文化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文化的共享。由于各个国家历史人文发展历程不同,所积累的城市公共文化也不同,导致每个地区基层群众实际需要的文化形式也不同,因此每个地区所要着重呈现或者保护、发扬的公共文化的形式也多样。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人们享受公共文化的方式,需求也会不同。正是文化的这种多样性及发展性使得公共文化更加丰富多样,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使其自身充满活力,成为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公共文化设施

公共文化的内涵和特征直接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为物质载体的功能和属性。

张二虎认为,文化设施可以狭义地分为两类:公益型和效益型文化设施。公益文化设施主要指文化中心、美术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活动中心(包括青年,老年人活动中心),艺术排练厅和其他具有特定文化功能的场所。公益性文化设施是市场营运的设施项目,如剧院,可以产生经济利润。中国的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公共文化设施是指由各级政府或社会力量建设的,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向公众免费提供的建筑物以及一些场地和设备。《“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规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包括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

根据《“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本文的公共文化设施为对所有公民免费开放的,提供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等公益性服务的建筑和配套设施。它具有功能上的文化取向,使用上的公共物品属性,投资上的政府主导和管理上的政策影响性。乌鲁木齐的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文化馆。

........................


(二)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理论

1954 年,萨缪尔森将公共物品定义为消费它的每个人都不会减少他人对此类商品或服务的消费的商品或服务。布坎南对公共产品的定义是基于萨缪尔森的,他认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决定通过集体或社会团体提供商品或服务,这些商品或服务就是公共产品。

一开始,经济学家认为私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但公共产品仅由政府提供,缺乏竞争并容易形成垄断,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可能比政府产品更经济,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如在医疗、教育和救济等方面这种优势十分明显。

本文研究的公共文化设施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文化设施由于其自身的属性,具有正外部性,且使用上不具有排他和竞争性,因此一直以来由政府部门承担建设管理的责任。

2.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不是掌舵而是服务。政府应制定一系列原则和激励措施,通过行政手段引导公众的行为。过去人们所认为应当由政府所承担的活动已经开始由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承担,政府打破自身对公共问题的垄断,安排相关的公共设施,并以“参与者”的角色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通过竞争提供公共服务,形成一个全新意义上的公共部门来共同寻求更加合理、更加公平的解决公共问题的新模式。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以满足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目的的,因此社会公众对于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最有发言权。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和产品时应当起到一个服务者、参与者的作用,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引导方向。因此,政府需要与社会公众建立畅通的需求反馈机制,充分吸取公众意见建议,充分将各类政策、规划向公众公开,以达到提高效率,提升设施利用率的目的。

..........................


二、乌鲁木齐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现状


(一)乌鲁木齐市基本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她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天山北部和准噶尔盆地的南部边缘。全市辖 7 个区,1个县,总面积 14,216 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 365.88 平方公里。在乌鲁木齐的行政区域内,2016 年底有 87 个城市街道办事处,其中天山区有 21 个,沙伊巴克区有 18 个,高新区(新城区)有 13 个,水磨沟区有 14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11 个,达坂城区有 4 个,米东区有 6 个。2016 年,乌鲁木齐市的总人口为 2678726 人。总人口中男性 135.86 万人,女性 132.01 万人。

2016 年,全市共有 10 个文化中心,其中一个市级,建设率为 100%。图书馆 7 个,其中市级 1 个,建设率 67%。有 1 个市级博物馆和 3 个市级纪念馆。

1.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情况

截至 2016 年底,乌鲁木齐共有 7 家公共图书馆。其中市级一个。由于乌鲁木齐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自治区图书馆也设立在乌鲁木齐市,其八大分馆设立在乌鲁木齐市各个辖区。

.........................


(二)乌鲁木齐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基本情况

1.管理模式

乌鲁木齐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主要由政府相关文化事业管理单位负责,大型的公共文化设施实行馆长负责制,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的日常管理由馆长负责,而文化管理单位负责监督和宏观管理。

在上级的领导下,策展人将主持会场管理和业务的整体工作。具体包括: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上级决策;负责整个大楼的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根据场馆的工作职能,组织整个建筑的发展和工作计划;制定各种行政和业务工作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监督和实施;建立岗位责任制;负责本馆全体员工的人事工作安排;负责财务审批,并按照财务制度管理财务收支;领导和组织专业人士进行学术研讨会和交流;加强对外宣传,负责停工和交流工作;协调部门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加强联系,促进工作。

乌鲁木齐市公共文化设施已经实现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已实现完全的公益性质,不开展经营性活动,也不提供经营性服务。

2.人员配置

如表四所示,乌鲁木齐市的主要市级文化单位人员编制几乎都是由事业编制和工勤刚组成。编制数量因事业单位规模不同而变化。2008 年,市文化局编制数为 34 人,实际在职人数 28 人,市图书馆编制数 30 人,实际在职 26 人,市博物馆编制数 23 人,实际在职人数 19 人,市文化馆编制数 45 人,实际在职 40人。

.......................

三、乌鲁木齐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24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24

1.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24

2.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单一,投资不足...............................25

四、国内先进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经验借鉴.........................31

(一)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31

1.政府设立公共文化志愿者队伍..............................31

2.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改革...........................32

五、完善乌鲁木齐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34

(一)建立有效的供需反馈机制,注重合理规划..................................34

1.建立完善的供需反馈机制,建设管理注重需求导向...................34

2.科学规划,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均等化水平...............................35


五、完善乌鲁木齐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供需反馈机制,注重合理规划

1.建立完善的供需反馈机制,建设管理注重需求导向

目前,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应模式被归类为“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最终受益者和使用者是人民群众,因此政府需要更真切的了解民众的真实需求。建立便捷、高效的供需反馈机制,打通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在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乌鲁木齐市政府应当以一个“服务者”的姿态,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前期制定详细的公共规划、建设目录等,并且及时向民众公布。并且充分的向公众宣传设施建设的目的、设施的功能等信息,收集民众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规划方案。

至于具体做法,可以通过设置线上线下意见收集。建立需求反馈机制有利于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畅通需求表达渠道,一方面是可以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采纳人们的丰富的智慧,起到头脑风暴的作用,在建设管理公共文化设施中,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为了实现更多公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的目标,政府部门可以颁发荣誉证书或者物质奖励的方式对提议者给予积极的反馈。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