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人文教育论文格式、人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重返人文主义——玛莎·纳斯鲍姆功利化教育批判之探讨

日期:2022年10月0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46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7210125161507 论文字数:35663 所属栏目:人文教育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语,古希腊人在产生哲学、戏剧的同时,还创造出了独特的教育模式。古希腊的教育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七门文科类课程对人类整体知识进行了统一,并为后期大学教育奠定了基础;二是它提供了论辩的技巧;三是它坚信教育可以用来来塑造人之个性的丰富发展;最后它的核心之处在于它歌颂人的卓越性,包括了论辩和领导力这些有助于在公共事务中正确行动所必备的品质。①文艺复兴时期的“Humanism”更侧重于指一种美好的有关人类美德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该词除了包含个人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还指向一种积极的投身于社会的生活方式,来区别中世纪修道院中修士们消极的生活方式。①而为了实现这种关于完人的理想,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教育,希望借助教育教化人性,使之成为理想中的拥有美德的完人。每个人既属于物质世界,也属于关于目的和意义的内心世界,或曰精神世界,对于后者,只有通过人文学才能达到。人文学科针对的是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即意义与价值的世界,它所要回答的问题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是什么”问题,而是关乎“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它规定设立了一种理想人格典范,指引人们去追求自我精神的日臻完善。由此可见,人文主义不单单指欧洲古老的文化中的一种关于人的问题的认识,关于人性的认知,它还需要伴随着对文化和人性进行一定的规范、约束和引导,作为美德的宣扬和倡导者,人文主义严格反对将人自身进行工具化和物化,而是将人的尊严提升到了极高的境界。

人文教育论文怎么写

第五章 纳斯鲍姆教育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一、纳斯鲍姆功利化教育批判的合理性

纳斯鲍姆从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逐利现象入手,深入分析当前教育面临的全球性危机,从而为之后进一步深入分析教育危机的根源与出路确定了方向与基础,这一出发点反映出了纳斯鲍姆功利化教育批判的独特性和创建性。

(一)提供了理解教育危机的独特视角

在“教育最终是为了赢利”这一观点逐渐合理化的背景下,纳斯鲍姆旗帜鲜明地指出,当下正面临着一场对民主社会的未来会造成更大损害的全球性教育危机。在她看来,如果放任不管,教育最终的结果就是将会产生一代代仅仅具有实际效用的机器,而无法培养人性健全完整的公民。培养完善的公民是民主政体的基础,这意味着教育制度中的逐利现象会危害到民主的未来,因为教育制度中的逐利现象直接表现为教育系统中人文与艺术学科的削减,人文艺术学科被认为是“无用的装饰”,无法快速直接地为国家带来利润。整个教育系统都在强调对能够快速带来短期效益且高度实用的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人文性的价值,而这些人文性的价值——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同情心对于民主政体的维持至关重要。纳斯鲍姆以其深厚的古典学和哲学理论为基础,敏锐地洞见到了这一点。

教育中的逐利现象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能发现其身影,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其明显。哲学家阿伦特曾评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教育危机,认为当时美国的教育危机表层原因在于教育领域的观念偏差,而深层根源则在于政治权威的失落。①与之不同的是,纳斯鲍姆认为教育危机的深层根源是民主价值的失落。如前所述,她在筛选了5个选自不同国家和教育水平的实例,包含政府教育部门报告、学术界、基础教育阶段、大学和学院内关于人文艺术学科的基本状况,再结合欧洲、印度等其他地区教育中的逐利现象,最终得出结论:“我们正在追求能保护我们、使我们愉快、让我们感到舒适的占有物,泰戈尔将它们称作我们的物质‘外罩’(covering)。”②同时,纳斯鲍姆也意识到,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人们忘记了自己与他人深刻、复杂、细腻的灵魂。纳斯鲍姆对教育危机的把握,并不仅仅停留在教育内部,而是从更宽广的视域出发,由教育中出现的危机扩展到价值、精神层面的危机,并结合当前时代的大背景即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思考这些问题对教育、对人的影响,为人们理解现代教育危机提供了新的独特视角。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