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笔者认为在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引导下,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协调网络环境,教师根据自身特点设计课程类型,学生根据自己空间和时间来制定学习计划,真正做的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管理。
第一章 智慧课堂4.0相关概念与应用现状
第一节 智慧课堂4.0的相关概念
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从理念到实践的必然产物。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涌现,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智慧课堂的核心在于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与智慧发展。
一、智慧课堂与智慧课堂4.0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
智慧课堂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学、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师生活动的客观趋势。当今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将会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在学校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前述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的智慧课堂,是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班级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管理决策的数据化、交流互动的立体化、资源推送的智能化、评价反馈的即时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高效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的智慧发展和全面发展。
第二节 智慧课堂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千年前。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发源二战之后,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将学生视作教学活动的主体,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其使命在于帮助和促进学生实现其个人价值,并强调学生充分参与生活社会实践、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关注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效能感提升,注重学习兴趣的培育,智慧课堂管理的理念与人本主语教育理论一脉相承,是其在信息化社会的现实表现。
基于信息化的智慧课堂让学生学习方式发生颠覆性转变,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个人偏好和发展需要,在智慧空间中制定相应课程学习计划并选择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帮助其制定课程学习方案,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学习,学习不再是单纯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而是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诞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基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理论基础发展而来,与人本主义教育相同,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作用,但对于知识建构的过程有不同的观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而是通过既有认知与新知识的碰撞,自我认识与外部情境的融合,实现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2]。该理论强调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主观性、积极性,认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建立是一个新旧交替、内外融合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内因外因共同发挥作用、事物认知不断运动变化的哲学思想。
第二章 Q中学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现状的具体实践与调查分析
第一节 智慧课堂4.0在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的应用案例
一、智慧课堂4.0在初中英语写作课堂管理实践
Q校教室中的智慧课堂4.0应用的是科大讯飞研发的畅言课堂系统,通过智学网推送作文,学生完成后提交,平台进行智能评分,给出建议。教室里配备交互式教学白板和学生统一配备华为PAD,装有畅言系统,可以与教师的PAD在一个系统下进行互动。写作选材:Let’s Save the Whales
(一)课前:通过网络数据分析来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
课前进行学情分析,通过智学网里的题库发布作文:Save animals.传统环境下,学生使用的字词句材料以教材为主,而且无法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在智慧课堂管理环境下,智学网提供的材料,范文,经典句子非常丰富。同时可以实时跟踪学生学习轨迹,自动阅卷并收集数据,学生还可以提前提出问题,从传统先教后学到现在的先学后教。
课前,教师基于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及综合素养,把学生分为ABC层,分别为创新、提优、提高,采取异质分组,每一组都包含这三个层次学生,事先在教学平台完成分组,统一推送whale的视频,提高组任务要求:What do you know about whales? 提优组任务要求:Tell students some facts about whales.创新组任务要求:Answer the questions with whole sentences in groups.从三个组的难度上来看,是逐级递增,但是内容都是围绕在Whales身上,既能让大家都在讨论一个话题,还能体现不同层面的分析,这三个分层题目,每个层面的学生设置了必答题,每个层又可以选择选答、抢答其他组的题,为提优层、提高层提供了竞争的意识,同时也给创新组带来挑战刺激。学生在预习分层后,可以提前小组分享交流,提出疑问,也可以和教师进行讨论,教师提前收集数据,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堂管理。
第二节 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效果的问卷调查
一、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效果的问卷编制与实施
“智慧课堂4.0”增进课堂管理高效互动。“智慧课堂4.0”提升教育管理机制,搭建引导性施教环境;利用云平台提供的学生信息进行课堂管理,根据动态学习评价分析和即时反馈,依靠网络数据科学决策管理,教师采取机智行动,及时调整教育设计,优化和改善课程管理流程,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引导性环境。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将教育活动的主要关注点放在学生主体身上。基于此,对智慧课堂4.0的调研重点从学生使用效果出发,对该平台的使用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智慧课堂4.0接受程度。根据构建主义教育理论,应当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对环境的熟悉、既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糅合共同构建起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因而,对智慧课堂4.0的教学活动形式、重点内容的学生接受程度进行调研就显得尤为重要。混合学习理论侧重传统教学模式与智能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所以本研究在问卷设计时对于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的优点及不足、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及智慧课堂运用等方面都进行了考虑。
本次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智慧课堂4.0接受程度,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的优点及不足、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及智慧课堂运用等。本次问卷依托智学网系统PAD教师端制作问卷,后台直接推送给学生PAD端,学生可以自主线上完成,不受时空的局限,本次调查问卷学生PAD端自主完成,答完即时提交,后台立即自动统计数据并分析结果。本次参加的问卷调查对象是笔者所在学校的2018级15班学生,男生20人,女生20人,共计40人。2021年4月,开展了本次“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效果分析”的相关调查问卷,本次问卷参与40人,智学网平台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本次问卷调查摆脱时空局限,可视性强,后台大数据回收快捷便利,充分运用了智慧课堂的优势功能。
第三章 Q中学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实践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0
第一节 Q中学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的课前问题及原因分析 ..............40
一、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的课前问题分析 .........................40
二、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课前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第四章 Q中学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的优化策略 ...........................44
第一节 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实践——课前的优化策略 .................44
一、开发网络智慧闯关 ...........................44
二、增强学生自学投入度 ........................45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53
一、研究总结 .....................53
二、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54
第四章 Q中学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实践——课前的优化策略
无论哪个学校,都会有刻苦勤奋的学生得不到合适的教育,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自信,甚至好多优生也觉得,即使有好的成绩,但是真正想要掌握的知识也不够,这让一部分学生对未知事务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大大下降。课前需要通过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调动学习激情和好奇心的学习环境,最终能够唤醒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发挥自己的潜能。智慧课堂4.0终究是要服务于教育目标,服务于课堂内容,服务于学生认知水平,而在教学前的课前准备是为了更好的在课中顺利达成既定目标。
一、开发网络智慧闯关
现代教育的关键任务是教学生们怎么学习,鼓励他们渴望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不断地给他们注入信心,使他们能够在人类还没有挖掘的领域自主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的革新思维如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的话,会有更多的学生在未来拥有创造力。
网络游戏让学生们无法自拔。游戏对人的吸引主要源于其即时反馈的特点。不管是在和平战场还是在王者峡谷,每干掉一个敌人,画面特效声音都会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感。但学习是一个延时反馈的过程,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对网络资源的一些小程序进行相应改良加以管理,学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