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传播学论文格式、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讨

日期:2022年04月0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3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1191702244800 论文字数:38555 所属栏目:传播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传播学论文
.. 46

第一节 重视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关系 ............................ 46

一、协调内容与平台关系 ............................. 46

二、权衡中央与地方关系 ............................ 47

结语 ......................................... 54


第四章 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重视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关系

一、协调内容与平台关系

县级媒体融合转型中存在过度追求平台忽视了内容生产的现象,平台建设中涉及资本、技术、人才、内容、渠道等要素,处理好平台与内容的关系,换句话说平衡好几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有利于县级媒体转型升级。经济资本是县级媒体转型的前提,通过前期的资金投入带动县级融媒体建设,社会资本则是融媒体中心后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媒体融合的主导动力之一是解决传统媒体自身的生存危机,加速全业态布局来实现新的效益来源”,[84]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创收能力、号召社会资本参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是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媒介技术在县级融媒体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也可能走向县级融媒体建设中过度追求大平台、大技术的误区。由于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实施,媒体报道形式、产品形态也逐渐得到丰富,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新闻报道形式也必然成为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技术升级固然重要与必要,传播渠道形式上的创新往往最能直接反映融合的进度,但只靠技术并不能真正实现媒体融合,是否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才是评价融合效果好坏的标准,县级融合中还涉及转化率、订阅量、浏览率、复看率、发稿量、创收额等多项指标来评估媒体融合效果。此外,过度迎合细化的市场指标可能会使基层媒体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下评判媒体市场化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是收视率或浏览量的高低,而此种势头无形中会不断挤压县级基层单位的选题空间,县级媒体可能会追求点击率而忽略掉有价值的内容,长久下来可能会导致平台运作乏力,与为基层用户服务的宗旨渐行渐远。

注重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并不意味着一人就要承担多项工作,不仅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熟练进行媒体融合传播实践的融合型人才,还需要专业型人才专注创作新形式的原创融媒产品。相较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始终保持着优势,而优质内容一直也是用户的痛点,只有输出优质内容才能与受众形成紧密联系,以内容建设为核心才能取得用户信任。信息分发平台多元化作为日常生活网络化现状下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移动互联网成为发展的最大增量,将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成基层用户“离不开”的移动化综合服务平台是县级媒体转型中的一次机遇,树立移动优先思维不仅仅是移动先行,其他资源也要集中向移动端倾斜,保证县级融媒体全方位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选择利用社交化媒体的影响力建立多元的信息分发平台或者依托自建客户端为基层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入口,但多平台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县级融媒体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扩大。商业传播渠道下沉背景中,县级媒体转型建设中不得不与社交化商业平台“打交道”,但县域内以趋利为主的商业平台与自媒体常常在内容生产方面打“擦边球”,炮制出内容低俗、知识浅薄、过度娱乐的媒介产品。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新事物在推进过程中会面临阻力与压力,平台建设中采取与商业化互联网平台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阻力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外流的问题,县级融媒体采取商业化手段来开展社交、电商等生活化服务丰富了融媒体与外界连接的形式,适度让渡“权力”的过程中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结语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对县级媒体融合中的媒介环境、融合困境以及转型路径进行分析只是县级媒体转型研究中的“冰山一角”,目的是推动县级融媒体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实地调查法对各省较早成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案例进行归纳对比分析来探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与未来发展方向。首先对县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在物理空间、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等层面发生的变化进行了阐释,同时也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县域中的角色定位、城乡互动形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对改变县级融媒体中心空间权力关系的探究还不充分。此外,我国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仅要考虑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地域性差异,还要意识到同一省域(直辖市、自治区)内不同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模式、用户的媒介素养也存在不同,警惕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的“马太效应”,适时加强交流与协作。比如国家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东西协作交流公益项目,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共建为特殊困难地区提供了学习平台与学习机会。

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媒体融合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精神,加速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进程,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2019 年度、2020 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成长项目均提到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身影。虽然县级媒体在国家行政手段推行下快速完成了融合转型,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也顺利通过了上级验收,但后续发展中是否还面临其他问题需要持续关注。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体融合成果的重要指标,当下评估县级融媒体的融合效果的评价标准还不完善,如何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考量其在基层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乡村实践,如何对其在乡村地区的传播力进行落地化操作研究,建设完成的县(区)级融媒体中心之间是否会产生“鸿沟”等等,我想这些都是值得再度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