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审计论文格式、审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以M县为例

日期:2021年05月1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8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5050802387642 论文字数:38555 所属栏目:审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从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出发,围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最终构建了涵盖 7 个维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每个维度下设置了共 40 个具体的评价指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当前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等都在在不断升级完善中,随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依据社会发展状况,具有强烈的中国化特色,因此,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未来的发展,国家及政府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促进政府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提高廉洁执政能力。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西方国家并不存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实践检验上存在空白,对我国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并无充分的借鉴与参考方向。但国外的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国外各国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已比较成熟,美、英、澳等国的绩效审计覆盖范围较广,其绩效审计标准具有细致性、周密性的特点。而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吸收国外绩效审计的有效做法,通过自身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尤其在 21 世纪后,经济责任审计兴盛起来。第二届经合组织世界论坛,中国审计代表团在会上发言,阐述了中国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发展以及迄今取得的成就,表达政府及领导干部履职的有效程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影响公民权利的实现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的观点。我国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均设有专门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监督核查政府及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创新性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均在发展中得到革新与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并不断繁荣发展。2019 年新颁布的《规定》[1]中明确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经济责任审计,其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的特点。在新时代发展中,需要着重关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要对操作上的限制和监督权力进行加强,另一方面也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和履职能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保证党中央决策的贯彻执行。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审计制度和模式是由一个国家的党政制度及管理机制所决定的,国外对审计体制模式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对经济责任方面的规定并不存在,尽管如此,国内外的审计理论基础是基本相同的,国外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更为关注,并且,在研究的内容、理论方面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有所相通,二者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在绩效审计内容方面,1972 年,“绩效审计”被首次提出,此后不断发展完善,已经不仅仅着眼于财务收支,还关注管理能力、运用效果等。一般认为,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机构执行的,对相关政府和组织部门一段时间内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审核、评价,审查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即“3E”。在时代发展中,审计也在跟随经济社会的浪潮,内容更加丰富了,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加入进来,形成“5E”。1979 年,英国发生了“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使得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迅速,60 多个政府绩效审计的项目都被纳入了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几乎覆盖了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的重大活动。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针对的是国家安全与高风险领域,单个项目的内部控制及政府政策和方法的执行情况等。澳大利亚审计署规定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社会安全问题,信息技术问题等。Carolina PontonesRosa,Rosario Perez Morote(2014)在研究中,基于经验案例,分析了西班牙当地政府部门当期的绩效审计情况,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方法,以此改进西班牙当地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的不足[2]。Agus Bambang Irawan,Janet McIntyre-Mills(2016)针对审计流程进行了完善,运用了临界系统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利用为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些替代方案,使得政府问责制度得以提高[3]。Warwick,Funnell 等(2016)研究认为绩效审计的可靠性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其中审计师的相对独立对其影响最为重要[4]。Chew Har Loke,Suhaiza Ismail,Fatima Abdul Hamid(2016)利用邮政问卷调查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公共管理相关要素和绩效审计相关要素之间存在潜在的制约制衡关系[5]。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是指相关地区、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内,在其岗位上依法承担的责任、义务,主要包括对财政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事项的决策、管理。换句话说,就是管辖范围内的主要负责人在经济方面应履行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过错。我国的经济责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因此,必须接受国家的统一规划、管理和协调。

2.1.2 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法》对经济责任审计概念做出了界定,是指审计机关依照国家规定,对监督对象主要负责人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由此可知,经济责任审计是指相关审计机关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对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履职经济责任做出的结论性意见。因此,被审计对象的主要负责人是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其在任期内经济责任方面的履职情况是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审计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又不同于其他审计类型,其不但是对“行为”的审计,而且是对“责任人”的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审计相关经济事项,还需要针对该事项分析责任人对其承担的责任。需要在财政财务收支、重大事项决策、国有资产保值管理等方面全面监督,对审计人员、部门协调及评价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 3. 1 我国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第一阶段发展历程表

........................


2.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基础

2.2.1 受托责任关系理论

企业在发展中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以此为基础,受托责任关系应运而生。受托代理的关系被纳入研究范围,之后又被应用于公共管理部门,逐步得到发展和认可。受托代理理论认为,国家、政府和人民组成了一个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个复杂的关系中,各级审计部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主体,是受托方。委托方是人民,因为人民选举出人民代表并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授予政府权利,监督管理各部门和组织,各级部门和组织是各级审计部门即受托方最直接的委托方,归根到底,全体人民是这个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方。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们国家一种特有的审计形式,其形成与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理论的影响。政府干部的受托责任就是依照法律法规,对经济、公共资源获取、分配,并利用有限资源增加公共福利,所以,受托经济关系通过延伸和细化形成了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现如今,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政府的职能更加完善和多元化,社会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更加稳定和成熟,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这促使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不断拓展,涉及到的领域、部门和事项越来越丰富,现在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评价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及效益,还着重评估被审计对象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党风廉政建设等责任的履职情况。

2.2.2 人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具有革命意义的理论,其倡导“以人为本”,打破以往将“物”视为重要生产因素的观念,引入“人”作为重要的一项资源。人本管理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综合技能也相应不同,管理者应当依据不同人的特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其从事的工作,才能达到发挥最大潜力,在此基础上应当考虑到个人不同的发展诉求和价值空间,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调动个人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效益。

....................................


第三章 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16

3.1 我国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及取得成果................16

3.1.1 我国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16

3.1.1.1 第一阶段(2000 年——2004 年).....................16

3.1.1.2 第二阶段(2005 年——2010 年)....................16

第四章 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

4.1 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构建原则.........................20

4.2 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20

第五章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 M 县 Y 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32

5.1 背景介绍................................32

5.1.1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32

5.1.2 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规情况........................34


第五章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 M 县 Y 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5.1 背景介绍

M 县是浙江省某市辖县,位于浙江地区南部沿海,地貌以火山形成为主,2018年常住人口 80.27 万人。2016 年,M 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72.9 亿元,五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