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审计论文格式、审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 PSR 模型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环渤海地区生态环保审计为例

日期:2020年09月2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94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9171403494408 论文字数:32333 所属栏目:审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成因分析 ................................ 15

3.1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现状 ............................... 15

3.2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 ................ 17

4  基于 PSR 模型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

4.1 PSR 概念框架 ................................... 22

4.2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23

5  基于 PSR 模型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 32

5.1  背景介绍 ............................................. 32

5.1.1  环渤海地区环境现状 .................... 32

5.1.2  环渤海地区环境绩效审计现状 .......................... 33


5 基于 PSR 模型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5.1 背景介绍

5.1.1 环渤海地区环境现状

渤海海域深入华北平原地区,三面环绕大陆。北邻辽东半岛、南邻山东半岛、西部与华北平原接壤,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海域。渤海海域是京津冀地区的海上门户,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地区、华北地区的经济来往都依靠这渤海海域。正是因为其经济发展地位的重要性,环渤海地区有着众多港口群。而且也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以及通信网络的枢纽地带。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华北经济的重要集散地。正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不仅仅为经济发展带来便利的优势,而且人口稠密、经济活动频繁以及海上运输和海上养殖的发展迅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成其具有重要的经济发展地位当然也带来了环境方面的问题。

整个“环渤海地区”仍然以第二产业为重,重工业的比例一直较大,包括石化、冶金、能源等工业产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业发展布局,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渤海沿海地区自然环境也面临着极大的环境压力,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北方大部分地区生态安全。中央及地方财政部门一直致力于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来看,渤海近海岸地区水质有所提升,赤潮发生次数较之前有所下降。城市污水净化能力提升,污水处理率提高。但是局部海域仍然存在的严重的环境问题,锦州湾、莱州湾由于人口稠密,经济活动频繁,海域地区一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影响,环渤海地区仍表现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表现的更加明显。

..............................


结论

世界正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人口膨胀的问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审计实务也不断向环境审计发展。人类经济的发展造成的陆源污染的“魔爪”逐渐伸向海洋。环渤海沿海地区工业区聚集,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不断流向海洋。全国海水养殖面积控制目标尚未细化分解,不利于防控近岸海域污染。环境绩效的管理监督已刻不容缓。形成一套完整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环渤海地区环境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绩效审计应该拓展审计的主体与客体。我国审计模式一般分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但环境绩效审计的主体由政府审计担任,这样势必会造成政府审计部分承担的压力过大。政府审计部门可以考虑将部分审计工作进行外部化,聘用社会审计机构承包相应的审计工作,将会提升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对象还以资金审计为主要内容。环境绩效审计发展较好的国家已将政策和工程进展列为审计对象。所以,我国有必要将政策纳入审计的范围之中。我国环境绩效审计主要采用的是事后审计,审计中发现的工程错误不能及时的解决。如果在工程进程中开展审计,就能及时的发现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环境项目的效益。

(2)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的实例,初步构建出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发现了现阶段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管理缺陷。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尚不完善,审计工作人员审计学者应继续深化我国环境的评价标准的研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与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结合度较低,继续强化审计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指标的可获取性制约着评价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不断强化环境数据的透明度。国家及政府部门深化对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纳入审计法律体系,指导审计人员依法开展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