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论文以激励理论、能岗匹配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基础,对黑龙江省公务员培训现状从数量、内容和方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分析研究,查找黑龙江省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对黑龙江省公务员培训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公务员培训存在培训过程缺乏计划性,培训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培训方式过于简单枯燥,忽略培训结果的运用,究其原因,在于公务员培训理念过于保守落后,对公务员培训缺乏应有的重视,培训过程中缺乏监督考核。第二,从美国、新加坡、吉林省和大连市的公务员培训现在及经验出发,发现完善公务员基于职业需求的培训制度,加强公务员培训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建立适合公务员置业需求的培训体,对黑龙江省公务员培训具有启示意义。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代表着国家形象的公务员要求也随之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就是通过建立一支职业技术强、专业素养高的公务员队伍,将中华 5000 年文明向世界展现。同时,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取决于当局政府的执政能力,拥有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因素所在。因此,公务员培训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提升公务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2018 年 12 月 13 日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指出,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共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内容,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然而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公务员培训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也就是说培训所取得的效果与培训的投入相差甚远。《黑龙省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开始,代表着黑龙江省政府开始重视到公务员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培训提升公务员工作能力同时避免出现工作失误。公务员培训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目前公务员所接受的培训效果是否良好。政府部门要做的是不断提升培训的质量,同时要努力提高培训的效果,通过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考核提高公务员的执政能力,通过公务员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政府的工作水平。提高公务员培训质量,就必须清楚的了解公务员培训的需求。公务员培训在于提升办公能力和业务水平,抓住其职业需求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才能保证培训效果进而达到公务员培训目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论文研究旨在以国内外公务员培训制度为指导,从实践层面对黑龙江省公务员培训状况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对公务员培训的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在公务员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黑龙江省发展的公务员高质量培训方法,使黑龙江省公务员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从整体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的能力素养,构建和谐服务型政府。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目前关于公务员培训的研究很多,针对职业需求的公务员培训研究较少,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和能岗匹配理论为理论基础,并融入终身教育理论,针对黑龙江省公务员培训基本情况,研究黑龙江省公务员职业需求培训,更好的完善和发展公务员培训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为公务员培训提供理论支持。
(2)实践意义。公务员作为政府行为的人格化的代表,其素质、能力、态度等因素是行政管理中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这国家的政务水平。随着国家高速的发展,公务员的所要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随之加大。因此,如何整合并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对提高培训的科学性、有效性,提升政府政务办事效率都有着重大意义。
第一,职业需求培训有利于及时更新公务员知识储备,完善知识体系,通过培训激发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二,职业需求培训有利于提升公务员自身能力和素质与时俱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职能。
第三,职业需求培训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公务员培训体系,为公务员培训提供新的思路。
.............................
2 公务员培训理论基础
2.1 公务员培训基本理论
2.1.1 相关概念界定
(1)公务员。全称国家公务员,是各个国家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18]
(2)职业需求。在特定的组织内它表现为职位(即岗位),我们在谈某一具体的工作(职业)时,其实也就是在谈某一个类职位,每一个职位都会对应一组任务,作为任职者的岗位职责。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就需要这个岗位上的人,即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等。
随着社会发展,职业不断分化和产生,不断赋予职业需求以新的内容,职业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本文界定的职业需求是指岗位所需要的能力,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同一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更迭,只有持续的补充学习,保持与岗位所需能力同步,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完全具备,即职得其人。
(3)公务员培训。是指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位的要求,通过种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公务员进行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公务员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参加培训即是公务员的权利,也是公务员的义务。我国《公务员法》中规定的公务员培训分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培训四种。
初任培训。初任培训是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依法行政、公务员法、公务员行为规范、机关工作基本知识和技能。初任培训的重点在于提高新录用公务员适应机关工作的能力。初任培训应当在试用期内完成,时间不少于 12 天。
.........................
2.2 公务员培训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1776 年,人力资本理论首次被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本应该体现在人员的发展潜力,例如员工的生产知识、管理技能、健康状态等,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员工开展培训提升人力资本的潜在存量。
人力资本理论是将人力资源和资本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将人视为一种资源进行培养开发,同时,培养开发的过程属于资本投资的过程。人是具有不断的潜力的,在培训的过程中开发出其内在潜在的能力,使之作用到工作岗位之中,达到人与岗配合发挥最佳效应。培训过程中就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对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我国公务员培训应将提升职业能力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点,公务员本身就是一种由社会培养出来的成熟资源,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不断接受培训。培训公务员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其学到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以确保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所以说公务员培训是政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以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2.2.2 能岗匹配理论
能岗匹配理论,在 20 世纪初,被科学管理理论的三位创始人泰罗、法约尔、韦伯提出来,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的挖掘员工潜能,人尽其所能, 岗尽其所能,只有人岗匹配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工作目标。现在逐渐适用于培训中,为的是通过培训学习将人与岗最大程度上匹配。
能岗匹配原则是指应尽可能使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的能力达成匹配,“匹配”比“优秀”更为重要,有的人是硬件条件很好,但放在某一个环境中不但个体能力不能发挥出来,而且影响整体团队的战斗力被削弱;有的人能力一般,但放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工作出色,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增强,整体效益达到最优。因此,有的时候最好的不如最适合的。这也是黑龙江省公务员培训的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
3 黑龙江省基于职业需求公务员培训现状.................................. 12
3.1 公务员培训现状..................................... 12
3.1.1 公务员培训基本情况..................................12
3.1.2 公务员线上线下培训......................14
4 国内外公务员培训的经验借鉴...................................... 24
4.1 国外公务员培训的经验借鉴..........................24
4.1.1 美国公务员培训制度与内容.........................24
4.1.2 新加坡公务员培训市场化.................................24
5 基于职业需求的黑龙江省公务员培训对策.............................. 28
5.1 建立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公务员培训..................................28
5.1.1 树立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的培训理念...................28
5.1.2 制定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