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食品消费和制造大国。近10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然而,"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让整个中国食品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苏丹红"摧毁的可能只是个别食品企业,而"三聚氰胺"摧毁的几乎是整个牛奶行业,摧毁的是一代人对国家"质量免检"的信仰。就中国食品行业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本身看已比较完善,主要包括- GMP (良好作业规范)、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 22000质量安全管理体系、HACCP体系(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等。
自2004年幵始,国家幵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生产地址在国内加工的食品必须申请QS (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从最初的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到目前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同时与食品相关的产品也已经逐步列入QS范围,比如:食品的塑料包装和容器、纸包装和容器、化妆品、食用酒精等等。国内大多数食品企业,特别是那些戴着"中国名牌"光环的大型食品企业,都基本建立了有关的质量与安全制度和质量体系,并获得了相应的认证。据有关资料显示,包括"苏丹红"事件的亨氏集团和肯德基、"三聚氰胺"事件的三鹿集团、蒙牛集团等,都早在事件发生前已获得"ISO"、 "HACCP"两个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然而,食品质量与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需要我们去思考为什么食品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并没有完全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保障,是否有更有效的方式或方法来保证食品企业对质量与安全的管理?调味品是食品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而其中调味品就占了四席,说明调味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质素的不断改善,调味品的需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增长率,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调味品营业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约占食品工业额的10%,但与世界调味品行业规模总量相比,中国调味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中国调味品产业的总产值为1500多亿,占到世界调味品市场份额的10%以上,行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调味品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近6年来行业年增长率达20%。而L公司为有着百年历史的调味品生产企业,无论质量还是产量在行业都十分具有代表性,该公司并于2006年实现最先进的德国ERP系统(SAP)的上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基础平台。通过对L公司质量与安全管理信息化方案的研究,不但可以使L公司自身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提高层次,获得"质"的改善。同时,对于该行业的产业升级以至于食品行业实施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都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特别是在调味品这个特殊的传统型制造行业以及当前食品"危机四伏"的环境背景下更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1.2研究的思路与论文框架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食品"信誉危机"的热点问题,就如何在当前食品质量与安全危机的背景下,提升和改善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为出发点,以L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食品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存在的问题及L公司自身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化基础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将L公司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及与已有的SAP软件平台相结合,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思路和具体方案,即通过把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运用软件平台进行链接,包括关键点的数据库与运作流程的链接,实现从现有的"文件化"的形式管理到"连续性"、"即时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避免或减少L公司所面对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缺陷或存在的隐患,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促进行业在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升级"。
二、国内食品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与分析
2.1国内食品企业现有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简称,意思为"良好操作规范",是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体系之一。要求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程要符合良好生产规范。目的是确保食品生产企业要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流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法规要求。
食品GMP是从药品GMP中发展而来的。美国FDA (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于1963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品的"良好操作规范(GMP)",实现了药品从原料开始直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1969年FDA发布了应用于食品制造、加工、包装和保存的"良好生产规范(GMP) "。 GMP所规定需要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员卫生、建筑与环境设施、生产设备、生产和加工过程,都是食品加工企业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条件。中国自1988年由卫生部颁布首个GMP(国标GMP)至今,共颁布了超过20个国标GMP。其中1个通用GMP和19个专用GMP,并作为强制性标准予以发布。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94)"的主要内容包括: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引用标准、原材料采购、运输的卫生要求、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工厂的卫生管理、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卫生和质量检验的管理、成品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
三、L公司食品质量必要性.................................14-20
3.1 L公司食品质量信息化现状 .................................14-17
3.1.1 L公司概况................................. 14
3.1.2 L公司食品质量现状 .................................14-15
3.1.3 L公司信息化现状 .................................15-17
3.2 L公司实施食品质量必要性 .................................17-19
3.3 L公司实施食品质量可行性 .................................19-20
四、L公司食品质量分析................................. 20-30
4.1 L公司现有的SAP R/3模块功能分析 .................................20-23
4.1.1 SAP R/3的QM模块的功能................................. 20
4.1.2 QM模块检测数据的设置................................. 20-23
4.2 L公司食品质量控制点 .................................23-28
4.2.1 产品研发(R&D) .................................23-24
4.2.2 物料采购与管理 .................................24-26
4.2.3 加工制造 .................................26-27
4.2.4 销售与运输及客户消费.................................27-28
4.3 L公司食品质量方案的思路.................................28-30
五、L公司食品质量方案的实施 .................................30-49
5.1 L公司食品质量总体框架................................. 30-42
5.1.1 产品研发(R&D)的质量.................................31-3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