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选题依据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奥运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创下辉煌的成绩,荣获世界冠军 634 个,创、超世界记录 88 次。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金牌总数 51枚、银牌总数 21 枚和铜牌总数 28 枚的骄人成绩圆满落幕,金牌榜名列世界第一更是创下历史性的突破。中国竞技体育取得的优异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国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信心,市民在体育方面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大大增加,体育产业空前地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国务院提出我国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要求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要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2011-2015)时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待体育的需求就日趋强烈,但社会体育资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提出“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同时指出“认真研究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和范围,明确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的责任,扩大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我国更加重视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并做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深化体育改革,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力,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协调发展。2016 年 6 月国务院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规划 5 年内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内容。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树立大健康观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由于体育社会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不再单单是体育竞技的斗争,更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全民健身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人民群众良好的身体条件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坚强后盾,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后续力量,是实现中国体育强国重要目标的保障。因此,国家倡导人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政府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工程,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在社区、居民楼、新农村等地建设体育设施供人民群众进行日常体育锻炼并且培养大量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居民的体育热情。全民健身计划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我国有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研究多在经济发达、文化水平高、人民全民健身意识高涨的一线二线大城市,易进行统计与调查,忽视了中小城市及偏远城镇的发展情况,这样不利于我国构建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渭南市是一座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型城市,通过对渭南市城镇居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现状与满意度调查分析,可以得知渭南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现状和市民对渭南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检测出公共体育服务的不足,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意愿,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为增强国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国务院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距今已 22 年。自 1995 年到 2015 年,分为三个工程,层层递进。1995 年到 2000 年五年间,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第一个工程,意在宣传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发动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二工程,2001 年到 2010 年,十年间将全民健身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三工程,2011 年到 2015 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11 年 2 月 15 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提出,到 2015 年城乡居民健身意识增强,体育人口增加,人民体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4 年末,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 33.9%,比 2007 年提高了 5.7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 19.8%,农村居民 9.5%,分别比 2007 年提高了 6.7 和 5.4 个百分点;并且,在国家的鼓励与支持下,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超过 170 万人,具有职业性质的达到 12 万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在城市社区、居民楼、学校等开设体育场馆或场地,使体育服务真正落实到每个居民。到 2013 年底,全国体育场地数目达到 169.46 万个,截止 2015 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至少达到 1.57 平方米,超过 1.5 个平方米的预定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取得良好的成效。根据 2014 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为 89.6%,比 2010 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较多,开始较早。经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可知,此类研究至 2017 年共有 1059 篇文章,最早始于 1997 年,共有 2 篇文章;2016 年有 164 篇文章,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 年开始,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1 年到 2016 年 6 年间共发表文章 907 篇,是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高潮期。然而对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较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较少,对于公共体育服务落实于实践的调查研究很少。这方面的研究在 2006 年开始,至今相关文章只有几十篇。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研究需要在所选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将符合要求的调查问卷运用数理统计法将获得的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实践能力强,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此类研究较少。
...........
2.2 国外研究现状
更好地满足人民的体育需求,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体育服务的摸索探究,形成了相应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民。1880 年,以美国颁布“体力测验法”为标志,各国全民健身计划开始准备并实施。各国采取对国内的体育活动水平统计调查的方式,了解国内人民的体育和健身需求。例如日本体育协会每两年就对国民的体质活动状况进行调查;英国体育理事会从 1972 年起,每两三年对 16 岁以上国民的体育活动状况进行一次调查;美国国家健康数据中心在1985年对18岁以上国民的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1986 年,经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澳式体育计划”开始实施,主要为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采取一系列体育活动方面的措施。到 1996 年,计划实施 10 年后,澳大利亚体育委员会对该计划十年间的实施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澳式体育计划”明显提高了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机能。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采用了大体相同的模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督促,舆论媒体的大肆报道,以及多形式的体育运动的推广和多渠道多方位的集资方式。2000 年,日本颁布了《体育振兴基本计划》,明确指出从 2001 年到 2010年 10 年间日本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及方针政策,反应了新时期日本体育政策的新变化。强调了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并在加快竞技体育发展的政策上有所突破。《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其中建立综合型区域体育俱乐部和泛区域体育中心、建立一条龙的训练体系两大举措将对日本体育产生深远影响。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7
3.1 研究对象...... 7
3.2 研究方法...... 7
3.2.1 文献资料法 ........ 7
3.2.2 问卷调查法 ........ 7
3.2.3 实地考察法 ........ 8
3.2.4 专家咨询法 ........ 8
3.2.5 数理统计法 ........ 9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9
4.1 渭南市城镇居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现状调查.... 9
4.2 渭南市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14
4.2.1 调查样本总体分布情况....... 14
4.2.2 渭南市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15
4.3 渭南市城镇居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 19
4.4 渭南市城镇居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 23
4.5 影响渭南市城镇居民全民健身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26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29
5.1 渭南市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29
5.2 建议.........30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渭南市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5.1.1 公共体育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渭南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共投资 8789 万元建设全民健身工程,渭南市共有十个县市区,总人口约 550 万,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 39.6%,体育人口数目庞大,但人均体育事业费仅 0.5 元每年,无法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与分配不均,公共体育服务场馆、场地等数量的缺失,导致各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严重失衡,乡镇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力低下,渭南市城镇居民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偏低。渭南市市区在资金投入方面远超于其他乡镇,为 8.7 亿元;体育场馆的数量为 4 个,其他乡镇地区普遍在建甚至在大荔县依然没有进行体育场馆的建设;在公共体育场馆的面积方面,渭南市市区以 360 亩的场馆面积遥遥领先,是其他地区场馆面积的几倍之多;渭南市县市区的健身工程数量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