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发展阶段,M 平台企业主要靠补贴来获取用户规模,并未真正实现盈利。现在 M 平台发展初具规模,如何通过向供需双边用户收费,实现平台从亏损向盈利的转变,是 M 平台企业目前还在探索的问题。其次,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 F 平台,在需求方选择多样化的环境下,如何争夺更多的需求方用户,从而维持平台的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也是 M 平台关注的重点问题。此外,互联互通虽然有助于平台对配送需求和供应资源的整合,但是由此产生的互联互通成本是由平台自行承担,还是通过收取接入费,实现成本的转移,是 M 平台企业在新形势下保持平台运营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众包配送为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而众包配送平台作为众包配送中的关键一环,其盈利模式直接关系着众包配送平台能否继续发展下去。众包配送平台一侧连接着配送需求方,一侧连接着配送供应方,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因此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别从用户归属行为和平台互联互通两个角度构建众包配送平台定价决策模型,从理论上剖析了平台定价的影响因素,为众包配送平台企业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对众包配送系统和运营过程进行了分析,提炼了众包配送的运营特点,廓清了众包配送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分析了众包配送平台的盈利模式,结合双边市场的一般定价方式,总结了众包配送平台的主要定价方式。
(2)基于需求方单归属和多归属行为以及注册费和注册费加佣金提成两种定价方式,构建了四个定价决策模型。基于众包配送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模型中考虑了供需双边用户网络外部性因素,还引入了配送佣金支付比例和平台赠与需求方的福利券等行业特征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模型中定价和利润的影响,并在需求方不同归属行为下比较了平台的两种定价方式。
结果表明:1)需求方单归属时,平台对供需双边用户的定价与用户自身产生的组间网络外部性负相关;对供应方的定价与供应方的组内网络外部性正相关,对需求方的定价与需求方的组内网络外部性负相关;配送佣金支付比例增加,平台会降低需求方的定价,提高供应方的定价;平台赠与需求方的福利券只影响平台对需求方的定价,且为正向影响。2)在需求方多归属时,平台对需求方的定价还与供应方产生的组间网络外部性正相关,对供应方的定价还与需求方产生的组间网络外部性负相关;对需求方定价与组内网络外部性无关,对供应方的定价还与需求方的组内网络外部性负相关;配送佣金支付比例对平台在需求方的定价没有影响,对在供应方的定价影响取决于供需双边用户组间网络外部性的相对大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