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物流管理论文格式、物流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优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十篇

日期:2018年06月1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95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806172110018664 论文字数:35178 所属栏目:物流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物流管理论文,物流管理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物流管理科学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物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的提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节能减排政策,作为我国保证发展经济、有效使用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在单位GDP的能耗量要下降16%左右,这一目标相较“十一五”发展规划而言更为艰巨,对于各行各业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飞速的经济发展是以资源过度消耗为高额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能源。2009年我国共消耗306647万吨标准煤,相比2008年增长5.2%。能源的过度消耗一方面增加了经济成本,另一方面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枯竭,资源枯竭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民生活和健康。现代物流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产生了大量的物流需求,带动了物流业繁荣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也是巨大的。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共消耗22917.25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7.73%,近年来这一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当前,每一物流环节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国务院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建立“节能环保、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可见,物流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1.2研究现状

1.2.1物流领域节能减排研究现状
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很重视物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政府和企业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物流节能减排的工作实施。许多专家学者也针对物流领域的节能减排做出了相关研究。
(1)节能减排。英国学者Burgess等人选取了两条比较典型的运输线路,并对能源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比较,经过试验确立了耗油量模型,该模型对于指导规划物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伦敦大学全球环境社会与经济研究中心和东安哥利亚大学研究员大卫.麦迪逊在《绿色经济的蓝图——公路运输的真正费用》一书中,以环境经济学为基本分析工具,重点对公路运输系统的外部费用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建立了运输耗油量模型等各类影响因素的评估模型,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运输体系的政策对物流系统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Wafaas等人对物流能源消耗,尤其是运输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幵发设计了以城市为对象用于城市交通能源需求管理的运输能源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影响的目的[3]。美国的David和Steven讨论了美国运输能源结构中的新能源问题,研究探讨了将先进的运输技术和可替代燃料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量[4]。Jones和Brenton对物流业可再生能源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对新能源在物流业的应用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5]。
(2)绿色物流。Cooper等在1991年出版的“European Logistics"中专门以一章的内容探讨了 “绿色物流”问题[6]。1999年以来,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出现频率明显提高,出现了不少理论研究和实践先驱。Saturn公司及其供应商与Tennessee大学的清洁产品和清洁技术中心以及美国环保局(EPA)组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合作伙伴,旨在减少Saturn汽车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7]。2001年,日本结合本国国情通过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大纲》指出要釆取“流通据点集中化”的战略,即在大中城市郊区、港口和主要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建设物流团地,以降低物流作业对环境干扰,实现物流绿色化的目标[8]。Paul和Richard讨论了环境问题和物流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包装材料回收对减少能源消耗和促进材料再利用以及绿色物流的实现起到了推动作用[9]。Sheu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管理理念,提出了一种多目标优化的方式来解决核能发电的逆向物流问题,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可有效降低供应链的环境成本和风险[10]。

1.2.1.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最早对物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是1997年6月在京召开的“亚太国际物流会议”。与会专家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是各行各业在21世纪需要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物流业也不例外”的一致观点,并认为在世界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物流业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最大的利益原则加以对待,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11]。此后部分学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结合现代物流的特点和内涵,在提出了关于物流系统节能减排指导方向基础之上,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1)节能减排。徐广印等人分别从环境因素、资源因素、需求因素几个角度建立针对道路物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影响物流能源消耗的相关经济因素,为系统研究物流能源消耗问题提供了条件。王晓华以国际大都市北京作为背景,通过模型对比,利用LEAP模型计算和分析北京市2000-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物流能源需求与环境排放,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对北京物流发展进行思考[13]。王静等人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物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结合国情分析了我国物流业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I4]。荆林波从政策、法律法规、行业约束和管理、技术、运营等多个角度提出了物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具体政策建议[15]。陆钟武等以钢铁工业为例,构思了一张“全封闭单行道”式的生产流程物流图,分析了物流活动对钢铁生产流程的吨材能耗和铁资源效率的影响力[16]。李亮和吴瑞明针对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提出把节能和减排两大任务并入一个系统内进行效用分析和评价,构建包含COD、SO2、单位GDP能耗三个子系统的节能减排系统,并给出了节能减排系统的综合效用模型,提出了一种针对节能减排整个系统的综合评价考核办法[17]。
(2)绿色物流。2004年,王长琼编著的《绿色物流》一书中,深入地研究了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并对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有不少学者在绿色物流的基础上提出了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但斌和刘飞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并建立了一种包括绿色供应链技术基础、实施对象、研究内容和目标的体系结构,分析和探讨绿色供应链研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19]。尽管各国学者研究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但是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物流模式,大量的相关理论研究推动了物流产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这也使得现代物流更加朝着集约化、环境友好化的物流模式发展。

3 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系统SD模型构建........... 26-38 
    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系统分析.......... 26-29 
    3.2 SD模型构建.......... 29-37 
        3.2.1 SD流量存量图 ..........29-31 
        3.2.2 模型变量表达式.......... 31-34 
        3.2.3 模型表达式推导 ..........34-37 
    3.3 本章小结..........37-38 
4 参数界定及模型检验.......... 38-44 
    4.1 参数界定.......... 38-39 
        4.1.1 主要变量选择.......... 38-39 
        4.1.2 其他变量选择.......... 39 
    4.2 模型检验.......... 39-43 
    4.3 本章小结 ..........43-44 
5 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系统模拟分析.......... 44-55 
    5.1 模拟分析 ..........44-51 
        5.1.1 政策模拟分析.......... 44-46 
        5.1.2 技术模拟分析..........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