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危机论文格式、金融危机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东盟-日本经济关系的政治化以及关系中的中国因素浅析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577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11221449533574 论文字数:0 所属栏目:金融危机论文
论文地区:日本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p>全面的经济伙伴关系<BR>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东亚地区,东南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至今仍有一些国家没有摆脱危机。日本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加强了对东南亚的经济渗透和扩张,促使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发展成为“全面的经济伙伴关系”。日本希望通过提升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来巩固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和领导地位。<BR>1. 日本帮助东南亚走出危机<BR>在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下,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陷入了经济衰退,一些国家甚至大伤元气。在困难之际,东盟国家对日本寄予厚望,希望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能够大力帮助它们摆脱困境。但是,日本没有完全满足这些国家的愿望,导致一些东南亚国家对日本产生不满。但日本学者认为,在金融风暴中日本虽然受制于本国经济的衰退,但仍然尽了最大的努力协助东南亚国家摆脱困境。自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发表了《亚洲援助方案》和《新宫泽构想》,计划向东南亚国家提供总额达800亿美元的各种援助,到1999年为止,实际已提供了430亿美元。一位日本学者认为,日本在金融危机期间向东南亚提供的各种援助“可与战后欧洲复兴计划相提并论”,“日本是世界上帮助东南亚国家恢复经济的最大的支持者”。<BR>2. 日本是东盟最主要的直接投资者和最重要的贸易伙伴<BR>受国内经济长期衰退的影响,日本近年来在东盟各国的直接投资有所减少。尽管如此,日本仍然是当前东盟各国最主要的外国投资者。新加坡外交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林双吉在2002年的一个研讨会上指出,虽然日本公司注入中国的投资迅速增加,在1999年至2001年期间的平均投资增长是45%,但日本公司在东南亚仍继续大举投资,在1996年至2001年期间,日本流入东盟五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平均年海外投资额是40亿美元,比流入中国的15亿美元多得多。仅以泰国为例,泰国是日本在东南亚较早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大量的日本企业到泰国投资设厂。到目前为止,在泰国日本商会(曼谷)注册的日本公司共有1000多家,其中39.9%是直接投资。从累计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看,日本是目前泰国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2000年泰国实际启动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427个,投资总金额为2432亿泰铢,其中日本的直接投资项目就达184个,占43.1%,投资金额为956亿泰铢,占39.3%。而且,金融危机以后的几年,日本在泰国的实际直接投资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1998年为814亿泰铢,1999年为890亿泰铢,同比增长了9.2%,2000年为956亿泰铢,同比增长了7.5%。<BR>在贸易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格局并未改变,日本仍然是东盟各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东盟各国对日本资金、技术和市场的依赖继续增加。比较1999年和2000年的统计数字,主要的东盟成员国对日本的进出口贸易额在其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都呈增长趋势。近年来东盟的产品已在日本市场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BR>3. 日本是东盟官方发展援助最主要的提供者<BR>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东盟最大的援助国,而东盟各国也是日本官方发展援助的主要对象国。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对东盟各国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有如下两大特点:<BR>第一个特点,把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印尼作为援助的重点。印尼一直是日本官方发展援助的主要对象。印尼接受的官方发展援助也主要来自日本。1997年印尼接受的双边官方发展援助一共为7.9亿美元,其中日本4.97亿美元,占62.8%。当年印尼在日本双边官方发展援助对象国中仅次于中国居第二位。同年印尼接受的多边官方发展援助共为5200万美元(由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提供),日本也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BR>第二个特点,增加对东盟新成员国(包括印支三国和缅甸)的援助。这也是日本曾经向东盟做出的承诺,即促进东盟内部新老成员的整合、促进新加入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尽快跟上东盟发展的步伐。日本向四国提供的援助金额分别为:越南1005亿日元(2001年和2002年累计数),缅甸20.6亿日元(2002年),老挝1046亿日元(1996年至1999年累计总额),柬埔寨196.5亿日元(1992年至1999年的累计总额)。<BR>东盟-日本经济关系的政治化<BR>这里说的东盟-日本经济关系政治化包含了如下三个层面的意思:(1)经济关系本身体现政治关系,或者说国际经济关系具有国际政治的功能;(2)经济关系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3)经济实力是获得国际政治权力的最重要的源泉<BR>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开始大胆尝试在东南亚发挥积极的政治影响,并开始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军事安全方面的合作。日本积极参与柬埔寨的和平进程就是起点。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与军事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日本冷战后东南亚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部俊树首相在1991年4月访问新加坡时发表的演讲中非常明确地表达了日本在这方面的愿望,他说:“长期以来,日本以东盟作为日本整个外交政策的核心,不断加强与东盟各国在所有领域的最紧密的合作,……在国际秩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我感到日本被期望对亚太地区做出更大贡献,这种贡献不单在经济领域,而且也在政治领域。……日本打算在这个地区扮演一个更为积极的角色。”<BR>20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具备了在东南亚发挥政治影响力和做政治军事大国的充足的物质条件。笔者曾在拙著《东南亚的区域合作》中做过如下论断:“日本要在冷战后对东南亚地区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已经具备了如下两个现实的基础:一是它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经过战后几十年的惨淡经营,通过投资、提供官方发展援助等手段,对东盟各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经济渗透,日本的经济势力已经深入到东盟各国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过前面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日本现在已经到了要在政治上收获的时候了。二是日本在过去几十年,尤其在80年代与东盟各国开展极其广泛的文化技术和人员交流,在东盟各国培养了一大批熟悉日本文化,精通日本事务的年轻的政治和技术精英。这些人已经在东盟各国的政府和技术部门担任重要职位,在对日本的看法和感情方面,与老一辈的东盟领导人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可能更乐意接受日本发挥更多的政治作用。”<BR>日本与东盟长期的经济合作关系正在产生政治效益。换言之,即日本在东南亚的长期投资已经开始在政治和其他领域得到巨大回报。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部分东盟国家都希望日本在该地区所发挥的作用仅限于经济方面,拿李光耀的话来说就是“宁愿让日本人集中精力去搞高清晰度电视的研究,而不要去磨武士剑。”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期望日本在政治与安全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便制衡正在崛起的其他地区大国。新一代东盟领导人对日本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甚至提出要“赶超日本”,“向东看”。在东盟新一代政治精英中,“亲日派”正在崛起,而东盟今后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就掌握在他们手中。<BR>新加坡前外交部长黄根成曾经说过:“日本积极参与东盟的政治与安全对话,反映了日本-东盟关系正在走向成熟。”菲律宾前外交部长多明哥•西亚张表示:“日本与东盟的地区合作必须超越经济领域,应该包括和平与安全事务。”上述两位年轻一代外交官员的话很有代表性,反映了东盟新一代政治精英对日本的观点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正如新加坡学者布孚兴达•辛哈所说的:“最近,越来越多东盟国家正在接受这一观点,即东盟应该加强与日本的政治与安全合作关系。”“东南亚国家正在与日本一起,为保持本地区的和平共同努力。尤其是在打击海盗方面加强了双边的合作,越来越猖獗的海盗正在威胁该地区的海上运输安全。”“除了双边的安全合作安排之外,东盟也同意日本在东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构,如东盟地区论坛中扮演积极角色。此外,东盟还欢迎日本在其他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维持和平、预防外交、防止核武器扩散等。”<BR>日本在东南亚的军事与安全存在近年来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先后派出维和部队参加柬埔寨和东帝汶的维和行动;1995年发表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将海上自卫队活动的范围由70年代设定的1000海里海上交通保护线扩大到2000海里,澳大利亚和马六甲海峡均包括在内;1999年通过《周边事态法案》,将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亚洲大部分地区划入所谓“周边事态”的范围;2001年10月,利用反对恐怖主义的有利时机,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等三项法案,并先后派出三艘战舰通过东南亚海域赴印度洋协助美国巡逻;2001年,日本海岸警卫队派出一艘战舰到泰国和菲律宾执行巡逻任务,以打击该地区的海盗;2001年秋,日本和菲律宾的海岸警卫队在马尼拉湾举行反海盗联合演习;2002年2月,派出大型巡视船赴东南亚海域协助东南亚国家打击海盗。<BR>日本十分重视东盟区域论坛,期望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希望通过该论坛与东盟各国开展多边安全合作。早在90年代初,日本就鼓励东盟国家开展安全方面的对话与合作,并且建议东盟成立一个安全问题论坛。东盟区域论坛于1994年正式成立后,日本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并作为一个对话伙伴国积极参与其中。<BR>日本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措施以扩大和深化与东盟的关系,“东盟—日本交流年”就是其中之一。把2003年确定为“东盟—日本交流年”这一建议最初是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