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公共行政管理论文格式、公共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新时代基层领导者权力观探讨

日期:2021年10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5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9271501412948 论文字数:22566 所属栏目:公共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公共行政管理论文

本文是一篇公共行政管理论文,笔者认为基层领导者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因此,基层领导者的权力运用,则关乎一个国家、社会的稳定繁荣与否,关乎一个政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人民群众对其的赞成与拥护程度,而这一切都是与基层领导者如何认识权力,如何行使权力分不开的。只有基层领导者充分认识到权力观对议政施政、对人民利益、对组织形象、对党的信仰、对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基层领导者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并能依法依规行使权力,才能真正在新时代带领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做出真正的贡献。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新时代

时代是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为依据,从而对历史进程和历史阶段所做的划分和定位。在 2017 年 10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给出了新的历史判断和定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进入新的时代。新时代的概念由此诞生,并成为 2017 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所谓新时代,就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在新的历史阶段,用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气象和新的作为,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完成伟大使命,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

2.基层领导者

基层领导者由基层与领导者两个要素构成。基层是社会组织中最低、最基础的一层。在我国,狭义的基层是指乡镇一级,广义的基层则指区县和乡镇。本文所讲的基层概念是广义的基层,即包括区县和乡镇在内的基层组织。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个人(或群体),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领导者的概念进行不同程度的阐述,但其核心含义是指在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经过法律程序被任用并担当特定领导职务、履行规定领导职能、掌握特定权力、肩负某种责任的个人(或集体);或是对单位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施加影响且处于领导岗位的人。

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的一种认识和理念,广义的权力观是整个社会(所有人)对权力的总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权力的来源与获得、权力使用目的、权力运行方式、权力服务对象等。狭义的权力观是指权力掌握者对权力所持的态度和认识,即如何看待和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同的社会与时代,人们对权力的认知态度不同。正确的权力观是用对权力、用好权力的思想源泉和认识基础。本文所讲的权力观是狭义的权力观,即领导者应当如何认识并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念。

综上,基层领导者就是处于区县和乡镇一级领导岗位、并对所辖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其它公共治理承担责任的人。

............................


(二)理论基础

1.权力制约理论

权力制约理论是针对权力制约所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与探索,它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核心概念,其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和理论成果十分巨大,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和清廉行政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和发展,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权力制约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该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人性本恶论、社会契约论、分权理论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是人性本恶思想的代表者,他们都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罪恶的,需要进行制约和规范;主权在民是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观点,政府从属于主权权力,这奠定了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的理论基础;分权理论是西方政治学说中的核心,它起源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成熟于洛克的《政府论》,完善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卡尔·波普阐述了集权产生的根源,因为真正的民主是对权力的牵制和平衡,他指出必须对国家权力进行严格的制约。

亚里斯多德、洛克、孟德斯鸠都认为权力必须以权力才能制约,这一思想理论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组织的建设原则和基础。与集权制不同,所谓的以权制权,就是合理设计和分解国家权力,把统一集中的国家权力交由不同的组织来掌管,并在它们之间形成制约平衡关系,各个机构谁也不能独自行使权力,最终形成权力的相互制衡,保证权力的合理使用,进而保证大众的利益不被少数人伤害或剥夺。制约理论的第二种形式是通过法律来制约权力,即通过制定完整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证权力在合法、有序的轨道上运行。法律的形式强调权力与法律的关联性,既可规范决策执行前的行为,亦可问责决策执行后的结果,从而使权力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运行。权力制约理论的第三个手段是通过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实质上是法律制约的拓展和延伸,因为权利是法律所许可的自由与利益,具有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核心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其实现条件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公民权利的保障,来制约国家权力的膨胀和扩张。

............................


二、新时代基层领导者正确权力观的基本内涵


(一)为民用权: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权力源自民众就必须惠及民众,这是我们对权力观持有的最本质也最为重要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建立人民的政党,今天的政府构建是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因此,为民用权不仅是各级政府的根本职能,更是基层领导者的直接工作和职责。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规定,权为民有、权为民赋、权为民用应该成为基层领导者首先认识清楚的权力观的核心。具体来说,为民用权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平民化用权

平民化的核心内涵是贴近人民,走群众路线,树人民思想。从权力的角度看,就是要让权力去倾听人民的声音,服务人民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权力不能高高在上,不能为少数人专有,权必须被人民所感知,被人民所认可,被人民所尊重。特别是基层领导者,直接面对人民群众,能否做到平民化掌权用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权力的看法和态度,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尤其是基层领导者的口碑与形象。

2.情感化用权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即人的爱恨情仇,褒扬与批判等审美和价值判断,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正向的情感可以使人产生激情、活力与创造力;反之亦然。情感化则是我们给面对的人、事,面对的工作和环境等予以情感色彩,予以主观的态度与评价,情感是现实活动与人的内心相互交融的结果。因此,情感化用权的本质就是给权力赋予情感的内容,不让权力变得冰冷生硬,不让权力变得没有人性,而是让人民赋予的权力贴近人民,拥有温度,温暖人心。基层领导者由于与百姓直接接触,直接面对百姓,其手中的权力直接关乎百姓的柴米油盐和喜怒哀乐,情感化用权则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体现共产党人权力为民的根本目标。

新时代基层领导者权力观研究

新时代基层领导者权力观研究

............................


(二)合法用权:让权力在法律的轨道中有序运行

法律乃法典与律法之统称,是全社会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以权利与义务为基本内容以来保证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均需在法律与制度的框架和许可范围内进行,领导与组织管理活动也不例外。基于此,现代领导活动中的权力使用,首先必须合法合规,即牢固树立合法用权的认识和理念,任何有违法律法规的权力行使行为都必须严格制止。所谓合法用权,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1.依法用权

权力催生腐败,失去控制的权力会产生更严重的腐败。合法用权就是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不能让权力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造成一片狼藉。合法用权的本质是领导者,尤其是基层领导者在权力的运用过程中,必须具有极强的法律意识。道德底线、规矩意识是做人的基础,纪律的红线、法律的高压线是权力行使的准则。具体而言,依法用权就是基层领导者要认真切实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党纪党规,特别是学习贯彻党章精神,凡事遵照党章党规办,凡事按照法规政策做。领导者在工作中应坚持用权的公平性、透明性和合法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反对个人专断和一言堂,善于用制度管人、管物、管财,让权力行使依法依规。同时,要防止滥用权力,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对权力行使的规定和要求,乐于接受法律和社会的监督,从而形成适应监督、愿意监督、喜欢监督、遵法守法的良好职权运行环境。

2.用权担责

权力与责任是行政行为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即责需权为,权应担责。从领导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讲,责任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一是在自己职责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自觉性义务,即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二是如果工作失败,权力失职,则必须承担相应的追责后果,包括行政问责和法律追责。用权担责的领导理念,其本质是权责的统一,即在民主与法治的现代社会,权力的本身就承担了重要的责任,领导者一旦掌握了权力,既要承担为百姓做好事情的职责,又要担当做不好的后果。从法理上看,权力是法律赋予领导者履行职责的手段,同时又是法律规定的在行使这种手段时必须承担的责任。概括而言,用权与担责,权责同承是同一个领导行为的两个方面与两种机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责权统一就是权力的本质属性,也是履行责任的基本条件。在民主与法制的社会,用权力实现责任,用责任制约权力是必然的,没有责任保障的权力,就是对依法用权的否定,丧失了责任的权力也就丧失了权力的正当性和权力应有的威力。

...............................


三、新时代基层领导者树立正确权力观的作用………………………16

(一)正确的权力观有利于塑造基层领导者良好的亲民形象…………………16

1.通过民生工程树立亲民形象………………………………16

2.通过与民沟通完善亲民形象……………………………17

四、新时代基层领导者权力观存在主要问题…………………21

 (一)权力观树立意识不强………………21

1.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学习……………………21

2.对警示教育重视不够……………………………21

五、新时代基层领导者树立正确权力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