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完善审计全覆盖背景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对策 .......................... 32
5.1 整合审计资源 ......................................... 32
5.1.1 优化审计项目组织方式 .......................... 32
5.1.2 充分调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 ............................... 34
5 完善审计全覆盖背景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对策
5.1 整合审计资源
5.1.1 优化审计项目组织方式
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是一个“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过程,要实现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现场审计核查单位的全覆盖任务,应确保横向拓宽审计范围,纵向扩展审计深度,确保审计深入项目重点、有条理地进行,最终保障审计成果有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作为每年必须进行的审计项目,重要性不言而喻,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范围下的被审计对象数量多,特别是财政预算资金的数据体量庞大,涉及范围广,需要审计单位提前制定严密的审计项目规划。但是自审计全覆盖推行以来,审计项目多为大型综合性的项目,审计对象的数量大幅增长,审计涵盖的范围拓宽,如果依然将传统层级式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生搬硬套,综合职能部门和专业职能部门配置不均,彼此互不相通,仅靠指定某单位或部门单一地完成审计,不仅会产生获取审计资源信息时的不畅通,造成审计证据获取不充分,还可能因人员冗余造成职能重叠的现象。
例如审计机关在对国有资源进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时,不仅要关注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分配和使用情况,还要针对国有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监管部门的履职情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再例如审计机关在对国有资产进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时,主要是对纳入政府采购预算中的国有资产,
特别是固定资产进行审计,检查其采购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支出合规情况、固定资产运行产生的效益情况以及国有资产的监督履职情况,涉及到不同的审计项目内容。因此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项目组织规划时可以参照扁平化矩阵管理的组织方式,将这些不同项目的审计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审计。
.............................
结论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公共资金的有效使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运行具有关键作用。自中央审计委员会组建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多措并举,推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实现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审计全覆盖,构建集中统一和全面覆盖的审计监督体系势在必行。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推行和审计制度的创新都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 S 市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现状,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审计全覆盖背景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审计机关应当顺应形势,不断完善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工作。通过优化审计项目组织方式,整合审计资源,拓宽审计信息获取渠道,提高审计资源的覆盖度;积极探索预算绩效审计,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质量;推进数字化审计建设,从根本上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创新提供审计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持;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强化问责的效力,从而实现审计整体目标。二是对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各自领域的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应当根据具体实际案例,将二者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探讨研究,更好地实现审计全覆盖理论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的写作可能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研究提供一些细微的帮助,属抛砖引玉之作,由于笔者实践经验和研究水平的有限,本文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可能存在着理解不当及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在以后的学习中仍将继续完善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