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数学教学论文格式、数学教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数学建模的初中数学拓展内容教学设计研究

日期:2020年07月21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42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7131523034842 论文字数:38885 所属栏目:数学教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设置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数学建模的相关概念

2. 认识数学建模的步骤;

3. 知道一篇数学建模论文的大致结构;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数学建模是什么

2.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数学建模的过程;

3.  学生了解如何完成一篇数学建模论文的写作;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和研究展望


5.1 研究总结

一、 基于建模活动的初中数学拓展内容教学设计原则

1. 建模活动应与实际教学进度相匹配。

建模活动的选题应该要切合当下实际的教学进度,在每单元结束之后选择该单元内容进行一个拓展。以刚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拓展,不仅有利于加强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巩固,同时方便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趁热打铁,便是如此。

2. 建模活动应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建模活动的进行要重视过程,重视学生的参与度,而不是最后得出的结果。高中阶段和大学等的数学建模是学生独立建模完成论文的撰写。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几何、函数这 2 类知识的学习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能力不高,对数学建模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建模活动也不能像高中、大学那样让学生组队独立建模,在重视学生参与建模过程的同时,还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建模的引导作用。

3. 建模活动既要重视应用性和综合性,也要考虑学生本身实际认知水平。

以建模活动作为学生课内知识拓展的目的之一便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概括简化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建模活动的选择应该是重视应用性和综合实际性。但是实际背景过于复杂,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问题难度过高,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收集信息。

4. 加强对计算工具和软件的应用。

建模中对于数据的处理和一些计算过程由于数据的复杂程度和计算的难度,基本上都是用计算工具和代码的形式来处理,因此,初中阶段学生初试建模的时候,就应该要加强学生对使用计算工具的认知;另外,分析过程中,利用一些数学软件来完成分析、模拟、作图等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某些分析过程的理解,有利于教学形式多样化,并且能够吸引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