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行政管理论文格式、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政治系统论视域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

日期:2021年03月1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2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2251549353703 论文字数:23654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信访制度虽然被批判为不是民意表达的制度,但因为该制度与中国传统封建时代中行政和司法合一下的群众心态相一致,所以目前该制度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质性意义。在目前中国实行的体制中,信访制度若要实现质的改变,则需要打破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束缚,从外部监督中寻找良方。信访制度所动用的权威资源也只仅限于公众传媒的舆论和人大常委的权力,这两者都是以社会民众的意向为基础,这也符合信访制度建立的最初宗旨,此外能够有效的避免与其他行政部门处理同类事件时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

.........................


结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同时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目前,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且环境恶化压力在不断的上升。虽然实现了 GDP 的不断上升,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巨额生态赤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对于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若要对当前的环境形势进行更有效的治理,那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产生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在输入阶段,政府应重视群众的要求与支持,不能擅做决定,应给予群众充分的发言权,拓宽意见收集渠道,保证群众意见及时完整的得到传达,充分了解民意,民主协商;在政府决策跟行为的输出阶段,政府要代表群众的公共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群众的利益要求;在反馈环节,政府应当通过上轮的决策输出,及时收集民众反馈,从群众利益出发,通过与群众充分沟通与协商,对输出政策及时作出优化调整,充分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多个主体的力量,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效率最大化,及时稳定的处理由环境问题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促进事件有效解决,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本文研究以政治系统分析理论为基础,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公众需求与支持的输入,第二,当地政府的决策与行为输出,第三,输出—反馈—再输出的反馈环节。通过引入四川省什邡事件与江苏省启东事件两个典型案例,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及处理结果等作出说明,概括出一般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与一般应对。在分析中,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研究,从群众的要求与支持的输入,到政府的决策制定及后期的再输出等,能够发现,如果群众的意见表达渠道不畅通或效果有限,政府的重视及沟通不到位,将使群众意见升级,处理不好会致使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因此,作为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责任主体,当地政府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实施科学的措施将该事件的产生抑制在萌芽阶段,防止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