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构建公众满意的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对策..............................4
第一节 建设科学固废治理体系,满足公众生活需求..............................40
一、推行源头分类机制..................................40
二、完善合理的垃圾中后端处置机制............................41
第五章 构建公众满意的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对策
第一节 建设科学固废治理体系,满足公众生活需求
精细化治理要求根据科学的运行机制和规制体系来达到治理目的。而为破解城市固废散乱治理格局的重点就是构建规模化、集约化的城市固废治理体系。根据青岛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 2010 年至 2017 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从 139 万吨升至 208 万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0.83%。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垃圾总量正在逐年增长,如何建立科学固废管理体制,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基础需求,就成为政府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系统化固废治理模式应该贯穿前端分类、中端清运、终端无资源化处理整个流程,破解分类运输两张皮及末端治理的神秘化,从根本上解决固废治理难题。而精细化治理的要求就是建立从源头减量到中末端处理的综合管控治理机制,从细节入手,实现垃圾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一、推行源头分类机制
垃圾源头分类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产物与标志,是以个人行为基础的社会行为,而社会行为是一种交互的集体行为,奥尔森提到“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②。集体行为的存在可能产生“搭便车”问题,就垃圾源头分类而言,“搭便车”问题的具体行为表现为两种:一类致力于垃圾源头分类且愿意付出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另一类不采取行动,不付出成本而坐享垃圾减量后所带来的环境红利。破解垃圾源头分类的集体困境,坚定推行垃圾源头分类机制,需要从制度设计、硬件配置、行为激励等三个方面精准配合,激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
结论与展望
环境卫生客观反映出当代城市文明程度,直接影响城市外在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环境卫生良性治理是提高城市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的有效保障。精细化治理作为环境卫生治理的一种新的治理范式,是对传统粗放型、绩效型治理模式的批判和超越。随着环境卫生治理追求不断创新,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意义与日俱增,城市环境卫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治理工作不能以粗放式、笼统式的治理方式,必须以科学性和理性为基础,充分了解、回应公众需求和公众诉求,实施精准性治理,在动态中达到最佳治理均衡点。
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不仅是一种治理方式,还是对中华五千年流传的精益求精精神的传承。它不仅呼应了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同样体现了以集约环境卫生治理资源、创建和谐宜居城市的高度责任感。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从以人为本的战略高度出发,将精细化与环境卫生高度契合,结合现代智能手段,解决传统治理手段遗留的疑难杂症,在各治理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建立现代化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体系,使城市生产、生态、生活发展相协调。
本文以公众性需求为出发点,以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为切入点,在洞察公共需求的基础上,以青岛市为例,探寻基于公众需求的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并仅针对青岛市现状提出建议参考。首先,构建公众满意的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需要建立科学的固废治理体系。固废作为日常生活的产成品,与公众关系最为紧密。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必定要通过源头分类和中后段处置机制的系统构建,实现固废精细治理;其次构建公众满意的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需要搭建智能化需求表达机制。智能化时代简化了沟通的方式,缩短了信息交互的时间,同时也为环境卫生治理内容和方向的调整提供了途径;再次,构建公众满意的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协调治理。环境卫生的公共性决定了任何公众都可以享受环境卫生治理成果,因此,环卫治理工作需要全民互动配合以量变带动质变,使环境卫生治理呈网状式分布治理;最后构建公众满意的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