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行政管理论文格式、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长春市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日期:2018年02月03日 编辑:ad200901081555315985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2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709141303406433 论文字数:21400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科技创新已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科技兴国是一个国家发展崛起的必经之路,自主创新是我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的首要条件。追溯我国科技创新的历史,早在 2006 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就研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这个规划纲要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应该是显著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也需要自主创新作有力支撑。同时,要通过加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投入,来推动更多世界性水平的科学技术成果。由创新型城市的集聚衍变为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从而为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纲要文件的具体内容中,还对要建设五大体系进行重点布署,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创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到 2012 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这一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体制建设,同时,国家“2011 计划”被启动,全国性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及多方的协同创新活动被推动发展起。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的明确提出,是在 2013 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为了实现共同科技创新,应将国家政策的引导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各方力量有效结合起来,将优势整合、资源共享,将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达成协同,提高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的速度和质量。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够写进中央工作文件,这也意味着政府还要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让位置更加正确,不能靠前,也不能居后。

经济发展新常态大背景下,新的创新主体层出不穷,但它们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需要其它组织的配合与支持。原来各自为之的老办法已经很难通行,打破相互之间的防备与界限,实现合作,才是创新发展的真正方向。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一些经典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都是通过打破封闭状态,突破区域、国外,构建起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尽最大限度取得其中精华,在电子产品领域,美国诞生的苹果、惠普等知名大品牌,这样高精尖集中的领域,都是在政府扶持下,创业者充分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而取得的巨大收益。从国内发达城市来看,深圳华为集团如何从一家不起眼的民营企业发展成为中国企业 500 强,除了自己拥有自主开发的科研体系支撑外,政府的支持,科研机构的技术更新、社会各界的宣传参与,都起到了飞跃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本地的创业创新文化与外地的产学研事业有机结合的典型成功案例,同时,深圳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筑巢引凤机制,将很多当地企业带动起来,吸纳了国内外众多先进科技资源和金融力量,成为引领国内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标志性城市①。

.............................


1.2 研究意义

产学研协同创新涉及三个主体,分别是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它们将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投入在一起,通过政府引导协调,获得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服务性组织的支持下,最终获得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支撑。这是转化科技成果,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社会进步促进和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研究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职能优化,对于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现经济发展的推动有具有重要作用。

1.2.1 理论意义

通过研读理论文献和实际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关于政府职能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面的课题,并不多见。从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来讲,大部分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都基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的本身进行研究,而并没有注重强调政府职能的作用。通过在知网、万方等网站查询,强调政府职能的相关课题不足 20 篇,而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由国外研究成果翻译而来。从理论研究的时间来看,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的理论成果一般都是在 2013年、2014 年形成,近三年的理论成果少之又少,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创新模式的多样化,正是在近三年逐渐形成的,那么新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查阅到两篇 2016 年、2017 年的期刊杂志的研究性文章,但都是针对全国性普遍情况的推理,对长春市协同创新的发展,虽可借鉴但没有指导性意义。本文以政府职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以长春市政府在产学协同创新发展中职能优化为研究对象,对于丰富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研究理论,以及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协同创新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1.2.2 实践意义

长春市作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科技、教育、人才、文化等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资质检测机构实验室等都聚集在这里。大专、本科级在校人才超过 30 万人,科技、科研人员数量所占比重高于东北三省城市同比水平。但科技要素整合、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资金投入并没有处于全国前列①。如果具有这些要素优势、潜在优势,却难以通过有效途径去转化成经济实力,那么全市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而政府正是应该充当科技政策引导、优势整合、投入促动的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差、成果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春市政府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中的引导和桥梁作用发挥的还远远不够,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创新主体间的壁垒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性协调去进一步打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创业要素活力还需要用政府职能去激励、鼓励②。所以,此时研究长春市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职能优化,对于长春市整合要素资源,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创新能力,整合创新活动,从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③。

...............................


第 2 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诠释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职能

现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各个主体如果想要达到最优战略组合,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发展最优化,政府职能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可发挥其决策、组织、协调等运行职能,在各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节点,为产学研各个主体做服务。本课题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共担、共建、共促、共用、共享的过程,以政府深度介入并与市场机制相融合为手段,共同实现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共同建设研发平台、共同促进成果转化、共同使用科技人才、共同享有科技资源,推进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资本、人才、信息等方面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那么其过程当中,政府发挥职能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宏观调控职能。地方政府最有特点的性质就在于可以发挥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利用政策资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引领方向、提供发展环境①。有些产学研协同创新目标制定的初期,都需要政府的宏观把握,确保产学研合作成果真正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有些科研项目的落地对场地、设施及投入资金的要求比较高,合作所产生的风险是单独主体无法承担的,政府可以给予提供政策性风险控制或入驻孵化器等办法给予解决;有些投资性企业可以通过寻求政府的财政政策、税务政策、激励政策,来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对于本区域支柱行业、重点领域科研项目,政府可以提供设立专项资金等政策性倾斜,这样同行业、同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就很容易形成战略联盟。

(2)统筹协调职能。第一,地方政府具有资源整合、汇集大量公共资源的能力和财力,可建立政策咨询、技术交流、投资融资等线上线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各主体合作提供非常实际的服务保障。策划组织国际性、综合性、专业性对接会,为各方提供机遇、交流、合作、发展的新机会,做好需求方和供给方的有效匹配。第二,政策可引入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开展深度介入式,提高风投机率、降低协同风险。

(3)监督监管职能。地方政府可牵头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规定各个主体的责任,调解协调合作中因利益不均、配合不当等原因产生的分歧、冲突,防止各主体打混乱仗、算糊涂账的现象发生。宏观调控、合理调配,避免因对接不充分而产生的科研成果转化重复,科技资源浪费。在监督监管方面,在没有完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之前,政府应当充当监督者的角色,发挥其职能优势,政府调动各职能部门,专门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监督部门,跟踪监督各主体履行责任情况,监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有效减少投机取巧等行为出现。

..........................


2.2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三重螺旋理论

以文献记载为参照,本课题理解的三重螺旋理论是指三种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螺旋状,相互推动、相互配合,最后呈现螺旋上升式。三重螺旋理论最初应用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是在 1995 年。其源自亨利·埃茨科威兹和阿姆斯特丹科技学院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发表的“大学—产业界—政府关系三重螺旋的形成”,文中主要强调了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就是政府、企业与大学是,市场要求使它们联结起来,形成了三种不可分离的力量,上升式影响的三螺旋关系①。该理论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方所处的社会地位、产生的社会价值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如图 2-1 所示,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三重螺旋体系中的关系,大学、产业界、政府既各自保持的自己的优势,又拿出相应的优势与其它主体合作,三者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彼此重叠②。

2.2.2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