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研究拟将因子分析和DEA方法结合对实证对象的效进行评价分析,既发挥因子分析减缩指标的作用,又能通过DEA方法实现效率的相对有效性分析。同时,这两种方法的组合运用能够提供更加完备的绩效评价信息,也利于政府绩效评价方式的拓展。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政府再造浪潮的推动下,欧美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将绩效评价引入政府管理实践当中。持续且广泛的绩效评价活动,在政府工作效率提升、行政成本管控、改善政府与公众关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政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政府绩效评价以来,已逐步将其列为了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先后发展了众多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价模式,如廊坊市开展的党政干部绩效考评模式,贵州省、青岛市等地开展的目标绩效管理模式,杭州市等地开展的群众评议政府模式等。国内学者也对绩效评价开展了多维的理论研究,在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模型以及评价流程和结果运用等方面,涌现出了众多的学术成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绩效评价作为政府的现有管理手段之一,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中央对于政府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离,党的历届全会均对政府绩效评价做出了重要指示。我国学界对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研究,虽然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一定的学术成果,但总体而言,还是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研究体系。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概念界定,及评价的方法、形式等尚未达成共识。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际应用研究,也仍在探索当中。各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实践也存在如对评价认识不足、评价指标欠科学性、评价过程公民参与不充分、评价结果缺乏利用等问题。
在近年的研究中,利用定量方法进行政府绩效评价也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这类方法在实践中的单一应用,大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本研究拟将因子分析和DEA方法结合对实证对象的效进行评价分析,既发挥因子分析减缩指标的作用,又能通过DEA方法实现效率的相对有效性分析。同时,这两种方法的组合运用能够提供更加完备的绩效评价信息,也利于政府绩效评价方式的拓展。
..........................
1.2硏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对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阐述研究的基本内容、框架、方法,并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情况进行梳理。
第二章,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界定研究所需的基本概念,介绍四种基础理论。对研究分析中所用的因子分析方法和DEA方法进行介绍,并对这两种方法在实证研究当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第三章,构建实证研究所需的体系流程,确立评价对象和主体,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以陕西省10地市政府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介绍陕西省当前政府绩效评价情况,以因子分析方法和DEA方法对陕西省10地市的政府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论所显示的问趣,并提化相应的违议。
第五章,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分析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研究的结构框架如图1;
............................
第二章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政府绩效
政府绩效又被称为"政府业绩"、"政府作为"等。同"绩效"概念类似,"政府绩效"的具体内涵一直以来都是行政管理学界的核也争论之一。但是,作为近年来理论发展的成果之一,政府绩效的范畴已得到学界的确认。国外学者通常认同,政府绩效是政府管理能力的反映,这种能力大致包括效率、效益、公平及公众回应等构成要素。我国学者臧乃康认为,政府绩效并非只有政绩层面的内涵。政府运营成本和运行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发展预期等内容,也应包括其中。因而,政府绩效是经济、社会和政治三类绩效的合成概念。陈振明则更进一步,以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类绩效划分了政府绩效。并认为这四类绩效分别体现在政府制度安排的能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及文化的誠合、繁荣、整合等方面。本研究认为从政府管理能力角度审视,政府绩效应是政府把资源或投入转化为产出或结果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与政府能力二者之间,同增同减呈正相关关系。
2.1.2政府绩效评价
政府绩效评价概念"转换"自工商管理理论中的企业绩效评价概念。美国"国家绩效衡量小组",对于政府绩效评价概念提出了较具代表性的界定。该姐织指出,政府绩效评价是对政府计划目标完成程度的测度。内容涵盖了资源转化效率,产出质量、结果,及政府达成计划目标的运行效率。此外,英国议会从立法角度界定了政府绩效评价——检查公共部门为践行职能而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情况。我国学者马宝成认为,政府绩效评价是对政治行为的测评,评价应以增长公平、民主秩序为导向,重点关注政治产品。学者蔡立辉认为,政府绩效评价是依据与政府相关的多方面内容,对政府在管理活动中的投入、产出、结果所体现出来的绩效做出评判的过程。周凯则认为,不能片面的将政府的绩效等同于产出。因而,对于政府绩效的评价不仅只是产出的评价。为此,评价指标也应反映工作的完成过程,而不只是完成程度。李文彬认为,应结构性的定义政府绩效评价。它包含了测量、评判、评级三方面的内容。这三者既是整个评价活动的体现,也以相互递进的关系构成了整个流程。综合上文所述,本研究认为政府绩效评价是利用相应的标准和方法,对某一或多个公共部门阶段性的投入产出情况,所进行的科学评价过程。
.......................
2.2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价重耍的理论基础。在传统行政理论中,既无系统性的评价理论,也无相应的实践方法。其对绩效的关注仅为对效率的片面追求,这造成了行政部门绩效评价的缺失。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局面。新公共管理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其以经济学视角审视国家、社会及市场之间的关系。主张政府对企业管理方法的应用,强调公共服务的产出效率和质量、顾客导向等。
相异于传统行政所强调的政府管制行政理念,新公共管理主张服务行政的理念。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不再是权威机构与被动受众的关系,而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家和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的新型关系。"企业家政府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目的,强调产出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以"顾客"为导向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因而,为了更好地迎合顾客的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政府在对公共服务的评价过程中让"顾客"参与进来。新公共管理认为公共服务应该市场化,除了政府送一主体外,可以采用服务外包、市场招标等方式鼓励非公共部门参与到公共服务的提供中。竞争化制的引入不仅打破了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垄断,使政府可以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对"顾客"需求做出迅速反应,提高竞争为。同时,竞争机制之中的绩效评价等管理方法,使政府更加注重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果,有助于建立小规模、低成本的优质政府。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绩效评价作为政府的重要管理工具之一,其评价标准是,公众作为“顾客”对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其实质是,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市场化的选择和控制。
............................
第三章评价体系的构建..............19
3.1评价主体的确立..............19
3.2评价对象的确立...............19
第四章陕西省10地市政府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24
4.1陕西省绩效评价概况.............24
4.2评价单元确定与数据整理...............24
第四章陕西省10地市政府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4.1陕西省绩效评价概况
陕西省目前实施的评价机制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这一机制自2007年起在各市(区)和省直部门实施。以省委、省政府为统一考评主体,并相应的成立了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和省考核办作为领导和主管机构。以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的数个相关党内法规文件为考核的规范纲领。在程序上,以逐级分解的年度责任目标为考核指标,社会评价和组织考核结合的形式对各级被评价单位进行考核。陕西省目标责任自实施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在助推经济发展,转变行政作风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但就目前实施情况而言,仍存在一些可完善之处,如考核指标设置可考虑成本因素,考核结果仅分为四个等级可考虑提高辨识度,考核方式可能存在形式化等问题。
......................
结论
总结
推行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方法,是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地方政府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陕西省10地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和DEA方法,对10地市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相关的实践发展及理论研究情况。(2)梳理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介绍因子分析和DEA两种方法,并对二者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依据相关指标选取原则和设计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