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MBA论文,本文运用PEST、SWOT分析以及商业模式要素分析工具,通过对Y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找出养老市场的供需不足产生的原因,根据Y公司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战略发展方向,运用商业画面理论,定位其目标客户,提出价值主张,并设计出价值传递和价值创造,对价值链的其他构成要素进行设计,根据理论设计提出商业模式的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依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颁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我国不但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过去的10年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在持续增长(如图1-1所示)。到2019年末,我国分别有25388万、17603万人口年龄超过了60周岁与65周岁,这两类人群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各为18.1%、12.6%。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到2021年,我国失能老年人数将达到4200万,80周岁及以上老人数量将达到2900万,这些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0%以上。
针对我国老龄化趋势,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明确表示,人口老龄化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服务业务覆盖面的扩大是有效的应对措施。国务院于2013年和2019年分别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9〕5号),文件表明养老问题已经上升为我们国家战略问题。文件指出养老服务应当以公益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把医养、家庭养老、旅居等多种养老模式进行整合,强化信用、监管、保障等管理机制,优化养老业务供给侧结构,确保至2022人人享有养老服务。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提出,应当加速养老服务业务发展,强化发展多样化措施,提升设施供给效率,从广度与深度多方面提升养老服务的民众参与度,从社会培训和院校培养多角度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程度等。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2019年,Y公司进行新的战略布局,开始进入健康行业,确定养老服务为其业务核心板块。当前市场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政府也提供了较多的优惠政策,但同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困境。本文通过借鉴和运用国外养老服务模式相关的理论,结合Y公司自身优势资源的深入挖掘、目标客户的定位分析,探究如何根据顾客的价值主张,为老人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同时在人才培训上不断强化,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规划,从而建立起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盐城市养老服务业务的现状调查,基于Y公司的SWOT分析,为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商业模式进行针对性设计,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2 研究意义
(1)本研究得到的结论与提出的措施,将为养老服务业务的发展带来智力支撑,起到有效指导的作用。我国养老服务业在发展中出现了“未富先老”的局面,养老服务业务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并且快速发展,一步步接近于成熟。从目前情况看,此项服务包括社区、居家、机构养老等,由于高龄人口、空巢老人、社会失能老人的快速增长,家庭与社会在养老服务方面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但养老服务却没有及时构建有效的商业服务模式,有些机构收费甚至不足以抵消成本,也有些机构收费较高,因门槛较高而缺乏客户资源。一方面,我国的养老服务市场潜力无限,这已经成为群众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养老企业经营困难、难以持续经营,无法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Y公司在利用商业模式有效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出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明确价值主张,结合自身地产养老、医疗康复、度假养生等资源优势,横向延长企业价值链,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从而形成该行业发展的自由优势。
(2)通过对 Y 公司养老服务商业模式的研究与设计,探索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突破方向,对多龄段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在价值链上加以延伸和整合。在医疗、康复、养老、保健、旅游等服务上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依托自建医院、自建康养人才培训机构,以“养老院/养老公寓+居家养老”为起点,搭建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介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等业态,续而以服务输出为起点,挖掘新的盈利业务,自建养老机构,拓展业务种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以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为主导,参与养老项目的建设运营,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整合资源,挖掘优势因素,把优质服务带给老年人,不仅要从生活上予以照顾,也要从精神上提供慰藉,还要对服务对象进行动态监测,提供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服务,构建立体化服务体系,从而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品牌效应,开发尚未释放的老年高端群体养老需求,抢占养老地产细分市场,以休闲旅游板块带动养老服务业务的发展,塑造区域特色养老服务品牌,获取更多的养老服务项目。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养老服务相关概念
2.1.1 养老服务的概念
养老服务是以老年群体为对象,为其提供物质及精神生活方面的服务。老年人的一切实际需要都是老年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照料、洗浴、助餐、代理、医疗、医疗救助、健康咨询服务、康复、家政、急救、家电安装维修、精神支持、心理咨询等以及其他服务。
养老服务受到社会重视的原因是因为上世纪中叶,欧美发达国家人口结构失衡,从而进入老龄化社会。至2008年,欧洲议会提出“银发经济”的概念,银发经济就是为老年人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经济活动,也包括老年群体劳动力的问题。银发经济还延伸至其他众多外部行业,范围极其广泛,因此银发经济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而是多种部门个体的集合。而养老服务特别是养老护理服务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内容,该内容也受到社会及政府的广泛关注。1963年日本政府立法《老人福祉法》规定,进行老年照顾服务的非专业人员称“寮母”,这种看护工作则称为“介护”,将其与医疗领域的看护行为区分开来。欧美等国中,养老护理服务发展出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其服务包括老年人照顾业务及长期护理业务等。美国公共卫生部对养老护理服务的对象及服务内容的范围进行了界定[48]。2008年欧盟委员会也对老年人护理服务进行了对象和内容的界定[49]。
在以上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叙述中,可以看出欧美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相关概念,虽然在名词上与我国有些差异,但其意义和内容都是相似的,例如“银发经济”和我国的“养老业务”是一致的,日本的“介护”和我国“养老看护、照料”是一个意思,但是当前发达国家对养老服务的市场性和需求性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我国。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商业模式要素理论
西方经济学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包括经济性、运营性、战略性和整合性等几个方向。经济性的定义中,商业模式就是企业获取价值及盈利的逻辑过程。因此其要素主要包括利润来源、成本、价格、产量等。运营性的定义中,商业模式则是企业的一种运营结构,说明企业的组织结构及运营流程设计,这些结构与流程符合价值创造的可能性。因此其要素包括企业管理流程、资源流、后勤流、服务交付方式等。战略性的定义中,商业模式是企业发展战略方向的决定因素,其关注点在于市场现状、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等。而整合性定义中,商业模式是以上三类包括经济性、运营性、战略性的集合,从整体上和经济模式、运营结构、战略方向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充分体现企业系统是怎样运行的。可见,所有商业模式都不是静态不变的要素,也并非孤立的概念,根据对商业模式不同性质的定义,其要素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商业模式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商业模式画布,是学者奥斯特瓦德、皮尼厄于21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创新性的工具。这种模式顾名思义,将商业模式看成一张画布,从而使其更加直观和可视化,因为前文曾提出商业模式是一种逻辑概念,因此要对其进行分析,使其更加直观可视,可以使分析更加简洁有效。商业模式画布包含九大要素,例如核心业务、价值主张、渠道通路、收入来源、成本结构等。基本涵盖企业运作及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通过这九个要素对商业模式进行描述,可以对商业模式的改进、未来企业战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
第三章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的市场环境分析..........................20
3.1 Y公司发展现状.................................20
3.1.1 Y公司简介................................20
3.1.2 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发展现状.........................20
第四章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价值主张设计........................50
4.1 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SWOT分析................................50
4.1.1 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机遇和挑战分析.......................50
4.1.2 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优势和劣势分析............................50
第五章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商业模式其他要素设计.........................60
5.1 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价值创造设计...............................60
5.1.1养老业务的价值链整合分析.........................61
5.1.2核心资源................................62
第六章 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商业模式方案实施和保障
6.1 Y公司养老服务业务商业模式方案的实施
针对当地市场养老服务行业供给端缺失的情况,结合Y公司自身禀赋,Y公司逐步实现商业模式落地,即公司依托自有医院,自建康养人才培训机构,以康复护理、健康管理为中心,实施“医疗/机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旅居养老”的商业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