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病历档案的作为整个医疗系统极其重要的一环,对于医护工作者以及病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从医生以及护士的层面来讲,病历档案的作用不仅可以作为医护工作者的参考实例,从每次的治疗过程中一点一点汲取经验,同时医院对其整理归纳,可以使诊治,研发,管理以及教育等多个层面得到升华,进而增强医院整体的医疗能力;从病人的层面来讲,病历档案可以在多个方面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比如医保,人保,医疗纠纷,伤残鉴定,甚至刑事或者民事案件等等。收集好使用好病历档案,对于提升医院人员培训,医院的科研和技术等众多方面都具有长远影响。近年来,我国对病历档案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2013年年末,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该《规定》分总则、病历的建立、病历的保管、病历的借阅与复制、病历的封存与启封、病历的保存、附则7章32条,从病历档案的管理主要工作作出了明确的标准要求,指导着我国病历档案的管理标准化发展[72]。
纵观我国国内县级医院,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医疗资源配置等存在着诸多差距,各方面条件比不上省城里的大医院。在病历档案管理方面,研究通过调研黑龙江省十二所县级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现状,从人员机构、分类存储、保管保护条件、档案信息化、共享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总结现状规律。结果表明以黑龙江十二县为代表的县级医院在病历档案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机构制度不健全、病历档案专业人员数量十分稀少,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档案分类储存标准不统一,分类方法有待改进;档案保管保护等硬件设施建设水平落后,达不到标准化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一定进展,但共享化模式及制度几乎没有得到重视。文章针对此类现状,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意见与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