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战略管理论文,面对国家地方对物流业的大力支持、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SDHZ 物流公司要想打造世界一流的物流品牌,成为世界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商,就必须对公司发展到今天有清醒的认识,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不断创新意识,不断转变观念,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形势,着眼公司发展大局,开拓市场,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通过 PEST 分析法,详细深入地从宏观角度对 SDHZ 物流公司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进行剖析,分析物流行业背景,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业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各级政策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都为 SDHZ 物流公司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发展条件。然而,仍然存在着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对手强大、机遇和挑战等威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国内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运输、仓储、装卸等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明确地鼓励和发展物流行业,并指出现代服务企业比如物流要大力发展。物流业被列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地高度重视物流业。2014 年,国家明确地提出了加强物流信息化的政策。2018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量达到 28.31 万亿元。从构成看,工业物流、进口物流、农产品物流、单位及居民物流、再生资源物流总量都在增加。我国物流业已经从传统的物流服务向系统集成服务转变,为国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到 2020 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合理布局、绿色环保、高效运营和安全稳定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山东省物流业拥有一定的物质资源,水、陆、空运输网络比较完善,相关设备和先进人才也比较齐全。近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物流需求不断上升,物流业也面临转型发展时期。2011 年,淄博市质监局、经信委、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推进物流行业标准化的指导意见》,推进物流园区的标准化、物流公司的标准化和物流项目的标准化。2012 年,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和黄岛港实现了对进出口货物的直接监管。进出口企业只需在淄博海关申报,无需“二次申报”即可直接从黄岛港进出口。2014年,逐步形成齐鲁化工物流园区,鲁中国际保税物流园区,鲁中公铁联运物流园区和鲁中商贸物流园区。2017 年,淄博市建立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市物流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实施了圆城·齐鲁综合物流港等 30 个重点物流项目。2018 年,淄博市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正式启动,经过半年的建设和试运行,平台使用 NBLOT 通信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尚属首次,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全面采集、分析、预测、企业信用调查监管、物流数据跟踪等功能。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竞争战略相关研究
竞争战略理论在国外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国内主要是对国外的研究进行借鉴和延伸。
1. 国外竞争战略相关研究
产业结构学派、资源学派以及能力学派[1]是竞争战略理论阶段的研究的主要的三个理论流派。(1) 产业结构学派关注企业的产业结构。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了五力模型的概念,并运用其对产业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他认为,企业主要受五种竞争力的影响:潜在进入威胁、替代威胁、现有企业的竞争、买方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2]。他指出,低成本和差异化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这是企业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企业如何获得这两个竞争优势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他提出了差异化和成本领先等经典策略[3]。(2) 能力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加里·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他们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认为它是一种积累的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整合一系列的技术过程知识。只有建立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持续发展。PEST 模型是从政治法律(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文化(Social)以及技术(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来全面分析环境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PESTG 模型可作为一个重要手段进行宏观环境分析[4-6]。企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长时间的生产经营后形成的具有企业强烈独特性,确保未来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7]。(3)资源学派认为,企业要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必须掌握一定的资源。代表这一思想的是华纳费·尔德,一位著名的美国企业战略家。
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等人认为,企业战略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目标确定、资源配置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彼得·德鲁克等人认为,竞争战略是指各部门在总体战略指导下制定的,提高公司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发展战略[8]。竞争战略按类型可分为成本领先战略、集中化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企业必须从中选择一种作为生产经营战略[9]。
1971 年,安德鲁斯教授提出的 SWOT 分析法影响深远。这种分析法是在综合内外部环境基础上,对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以及威胁(Threats)进行系统地分析。Kong 认为企业想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则需结合自身的盈利状况,在竞争战略中应该合理运用差异化战略,分析与行业的差异,分析内外部的威胁因素,提出高议价能力等,有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战略规划[10]。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竞争战略方面
2.1.1 战略管理的定义
战略管理是指通过协调和维护组织目标,利用环境和资源进行发展与合作的管理过程。企业战略管理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成为一门学科,企业战略管理作为经济和管理的引导者,极大地推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领域和研究方向都有了新的发展。从发展时间上看,这些理论可分为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分析内部环境,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内外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目标[40]。
企业战略是分为企业战略、功能战略、产品战略和经营战略。企业战略是一个整体规划过程。企业战略普遍、全面,可操作,是有权威性的管理决策。经营计划是实现战略计划的基本途径。公司根据竞争对手、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制定和实施战略,在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后,制定新的战略。公司的发展方向、公司的资源配置是战略规划的两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首先是由钱德勒提出的,他研究和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安德鲁斯等人从管理职能方面入手,研究包括组织规划和控制方面,同时深化了规划职能。上世纪九十年代,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一般是从企业竞争优势、市场竞争的角度入手。研究的成果有效促进企业的经营,理论发展也上升了新的高度。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这个时代也备受关注[41]。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使得产业升级和发展。
.....................
2.2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英语:Third-Party logistics,3PL),也称作委外物流或是合约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拥有大量资产的专业物流公司,为其他公司提供物流相关服务,如运输、仓储、库存管理、订单管理、信息集成、增值服务等,或与相关物流服务商合作,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不同于“第一方、第二方”收货人,这种物流方式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的是,它不实际拥有货物,不参与货物的买卖等行为。相反,第三方物流在签订合同后,是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模式与运作,是我国最早开始对第三方物流进行研究的理论。物流系统设计、货运代理、仓储、报关代理、信息管理、报表管理等服务行业都是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一般来说,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货物的方式是流式服务合同。
第三方物流的内部结构可分为资产型供应商、非资产型供应商两种。资产供应商拥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等资产,通常开展实物物流业务。非资产供应商是指资产供应商不拥有或租赁资产的管理公司。非资产供应商往往是提供人力资源、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专业的客户物流管理服务等。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二者的结合,第三方物流在帮助企业分担风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作用,进入 21 世纪,第三方物流已不再陌生,它凭借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迅速发展,加速了物流业的重组。与广义的第三方物流相对比,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是指能够提供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活动。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国内物流企业纷纷涌现,形成了第三方物流产业。与传统物流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程度更高,综合成本低,配送效率高。它已成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社会分工和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
................................
第三章 SDHZ 物流公司竞争环境分析..........................17
3.1 SDHZ 物流公司概况及组织构架................. 17
3.1.1 SDHZ 物流公司概况..................... 17
3.1.2 SDHZ 物流公司组织架构....................... 17
第四章 SDHZ 物流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29
4.1 SDHZ 物流公司的 SWOT 分析...................... 29
4.1.1 优势(Strengths) ............... 29
4.1.2 劣势(Weakn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