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In order to turn he triditional educationmodel into the crisscross one and open up the range of knowledgeand train students for profession,the Dean’s Office of XJTUresolved to offer a course of Social Medicine for science andengineering students in 2001.The author sumed up the opinions from the http://www.51lunwen.org/ studentswho learned the course and put forwardsom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 so as to the course can b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learninglife.
Key words:Social medicine;Science and engineeing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model
〔摘 要〕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变传统的纵向教育模式为纵横教育模式,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国家培养有健康体魄、知识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决定向理工科学生开设“社会医学”课。本文就“社会医学”课开设后,理工科同学的反映作以总结,以便巩固良效,改进不足,更进一步使“社会医学”课程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医学;理工科大学;教育模式
社会医学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介绍如何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掌握以社会因素为主的生物、社会、心理三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措施,特别使学生学习分析人具有生物和社会属性特征中的社会属性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其树立新医学模式观,大卫生观、三维健康观和社会因素主导观,使其在医疗卫生工作实践中,运用健康不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的新的健康观念,分析人群健康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有效实现改善人群健康状况的目的。
1 理科学生开设社会医学的目的
2000年初,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和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后,学校教务处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变传统的纵向教育模式为纵横交叉型教育模式,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国家培养有健康体魄、知识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决定理工科学生也开设“社会医学”课程。
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作者遵照学校的总体要求:贯彻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和西安交通大学要培养国家一流大学生的高标准人才的宗旨和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让同学明确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社会医学论文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是抢占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员,西安交通大学在此更是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这种指导思想贯彻在每一节课堂之中。
2 教学与方法
为此,社会医学课程采取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讲述与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课堂上多提问,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考试时摒弃死记硬背得高分的弊端,采取写学习心得体会及综述的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得到同学们的赞同,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感到上课是一种乐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甚至有的同学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上效果也明显提高。
3 体会
同学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独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及创新能力上的锻炼尤为重要。为锻炼同学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同学发言。为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举手发言,我常说:你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是国家一流大学的大学生,要为科技兴国,做出出色的贡献,必须为学好大学期间的各门功课打好基础,在校做学生期间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以便在今后一走向工作岗位就显示出自己的实力,在工作实践中做出优异的成绩。人文学院法学系张艳同学写到:“老师有一堪称经典的话,即每次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言时,老师会讲‘一流大学的大学生的面貌应该有一流大学生的特色’。一句话激起了我们的自信”。
3.1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理工科学生的影响
课堂上,在讲解基本理论之后,结合国情实践提出问题,让同学自己讨论分析,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再由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发言,在大家相互交流之后,每位同学就此问题写出报告。同学们通过这一过程,无论在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众人面前的讲话能力上,结合国情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讲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一节内容时,我们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讲解医学模式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开始,到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生态学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整体观医学模式和康强观医学模式八个阶段后,并指出其中重点是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两个阶段,再提出问题:结合我国国情,试分析我国目前处于医学模式的哪个阶段,为什么?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及自己生活学习环境中所见所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讲目前自己家乡所在地区处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阶段,因为在他们家乡,当地老百姓有病就去求神拜佛;有的讲处在生物医学模式阶段,因为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只看病,不看人,只寻找疾病发生的生物因素,即化验这个,化验那个,而不去考虑病人作为社会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状态;有的同学认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已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因为这类城市,人们己重视心理咨询等。经讨论、互相交流沟通,大家对此问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作业中分析到我们国家地域辽阔,经济文化水平有地区性差异,因而医学模式在不同地区各阶段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但总趋势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并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的。
3.2 健康的新概念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与健康有关,懂得怎样保护自身健康
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给学生介绍的就是健康的新概念和健康的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刚成立之际,就给健康以新的概念,即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这个概念对理工科专业的同学完全是一种新的概念。在他们没有开设“社会医学”课之前,只知道健康就是不生病,从来没有把健康与社会这样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也从来没有认识到健康与社会有关系。为说明这一概念,我们举例进行了讲解,在全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社会卫生条件、社会人口状况及医疗卫生条件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而导致其人群健康状况也有帮写毕业论文着相应的显著差异,即经济状况发达国家的人群健康水平也高。从而使同学们认识到健康的新概念及怎样能够更全面有效地保护健康,认识到要完成大学学业,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做基础,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健康是一切的基本保证;他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是个人自身的事情,而且是全社会的事情;对自身健康的负责是对全社会的负责,人人负有健康的社会责任,社会与人人健康有关;并懂得要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保护健康。网络学院13班韩文旭同学在课后心得中写到:“通过社会医学的学习,使自己了解到健康的真正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这一新的概念是当代社会中人们所不解且易被忽视的问题。通过社会医学的学习,我懂得了日常生活中怎样劳逸结合,怎样保护健康,结果整体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这门课的学习对于我以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外语部科彭晓兰同学写到:“我觉得这门课非常有必要,受益匪浅。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从来没有将医学这个概念与社会联在一起,上完这门课,我知道了健康受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的影响,这对指导我更科学地生活、更健康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很大的帮助”。还有不少同学谈到,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他们了解到健康是某一国家、某一地区人口、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国家之间在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导致了他们之间健康状况存在的差距,且差异如此之大,这种知识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从而激励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劲头。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课堂讨论形式深受同学欢迎,且易于同学们更进一步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在上课期间,同学们对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医学模式转变两个部分内容均进行了讨论。通过课堂发言,同学们感到自己有了发表意见的权力,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一种满足感,提高了同学们的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自己看法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如电信学院计算机093班张亚辉、电子16班钱灿刚等同学讲到:“在教学方法上,老师能采取边教边学边组织讨论的方法,这一点难能可贵。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也使我们走进了现实生活,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的确受益匪浅。在教学方法上,社会医学课堂有创新精神,表现在课堂教学不象传统式的那样,老师讲,学生听,听完就考试的灌输式教学法,而是采取提问式教学方法,同学们听课过程中,有问题随时提出,还增加了讨论课时、这也是我们前未见到的。在这种新式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个人的事,而是师生共同完成密切配合的默契的同台‘演出’,在这点上,我认为值得推广到其它非选修课堂上,因为它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革新。”理学院信计11班王美花、薛敏及少年013班周显乐等同学谈到:“这门课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