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深入探究企业的创新活动规律,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就显得十分必要。企业资源是实现企业经营的基础,是企业实现创新的最根本的力量,因此对企业资源的研究对探究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尤为重要。创业板块大多为新兴的中小企业,因此对创新十分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更是研究企业创新的绝佳案例。故本研究以 2015 年至 2017 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研发能力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根据我国目前基本国情,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同时又是处在全球科技联动、创新活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的热度越来越高。中国企业目前正处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科技创新能力显然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这无疑将会制约我国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因此,深入探究企业的创新活动规律,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就显得十分必要。
已有文献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对企业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从企业资源的角度对创新展开分析的框架并不多,即使有些学者注意到了企业资源对创新的影响,其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知识、技能等对创新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企业资源包括诸多方面,均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相应的影响。
在资源基础理论的框架中,企业本质上是由各种资源构成的组织,企业的资源特质与竞争优势有着紧密的联系。资源基础观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随后经过多年演化得以不断发展并逐渐适应现代企业。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定义及分类学者们并没有统一且明确的标准,普遍被接受的一种范式是将企业资源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由于可控性良好,有形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绩效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企业资源理论时必须考虑有形资源,它可以直接促进企业高绩效的产出,增加竞争优势,同时还会创造出复制障碍。此外,企业资源也可从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外部资源具有不确定性,故本文所研究企业资源仅限于内部资源。根据已有学者对资源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企业创新行为会受到企业资源的约束,且企业的异质性本质上是由企业资源的不同所引起的,因此,若要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系统探究,企业资源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而根据以往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企业资源会通过研发活动这一中间作用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企业资源研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发新产品是企业一种有效的战略举措,提高产品创新程度有利于企业实现更好的经营绩效[1]。因此,我们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资源的视角提出了研究竞争战略的一个思路,根据该理论,如果某种企业资源同时满足具有某种价值、拥有稀缺性、能够被企业利用且难以被模仿或替代四个条件,那么该资源就构成了竞争优势[2-4]。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竞争优势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5]。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若能明确与创新相关的资源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分析,那么就能够很容易推断该类别的企业资源能否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探索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
(1)技术资源。技术资源与组织获取、吸收及转化知识密切相关,是组织利用并创造新知识的能力[6],涉及包括企业研发、制造、生产及技术变革在内的多个生产流程[7]。Song 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技术资源可正向影响新产品创新绩效[8]。Cohen认为企业技术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9]。Schoenecker 和 Swanson通过分析也发现技术资源与研发绩效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10]。Atkeson 和Burstein 也曾研究发现技术资源的提升来源于企业研发投资,企业为实现产品差异化或降低成本,往往会进行研发投资行为,从而增强企业自身对竞争力[11]。
(2)财务资源。主要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财务收益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各类资源,既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资金资本,也包括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因而财务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增长,财务支持必不可少。
...................
第 2 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新技术企业
2.1.1.1 高新技术企业起源及认定
高新技术最早于国外起步,相关认定办法出台较早,且标准高,到目前为止其发展状态已逐步趋于稳定;比较而言国内对高新技术这一概念的引进较晚,认定办法相对出台较晩,且较于国外相比标准较低,目前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其状态还很不成熟。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国内外的认定必然存在极大差异。具体来看,欧洲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强度要求为 8%以上,而我国只要求 2%。美国要求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人员占比需 40%以上,而我国仅要求 10%。
虽然由于国情差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很大不同,但各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考量指标却存在明显共性,一般采取产品的高新程度、研发强度及科研人员占比三种方式。
我国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目前所通用的认定办法是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于 2008 年 4 月份联合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2.1.1.2 高新技术企业特点
自我国采取产业调整和升级战略以来,高新技术企业以其持续的技术创新为特点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强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创新贯穿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髙新技术企业是实现技术推广与转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对国家创新模式的升级起到有效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其企业特点与一般传统企业存在着明显差别。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髙投入、高风险、高收益。该“三高”属性是高新技术企业与其他传统企业最为明显的差别。其中高投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为保证研发需采购必要设备,同时要承担各种研发过程中的试错成本;二是新产品研发出来以后推向市场时同样需要花费巨额推广费用。高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务风险,主要企业资金的筹措方式决定,一旦资金链的不慎断裂将直接导致企业创新活动流产;二是技术风险,主要是由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决定,这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中是无法避免的;三是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这种超前性在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市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资源基础理论
企业资源理论(RBT)是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思想最初可追溯到Penrose(1959)对企业专有资源的研究,近代以来经过许多学者的不断研究与完善,最终形成了被广泛认可的理论体系。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任何企业都是由多种不同的资源所组成,因此企业本身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企业资源结构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这种资源结构的差异也是企业市场效益不同的根本原因[73]。该理论中所提及的“资源”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概念,涵盖企业日常所见的所有无形资源及有形资源。
学术界一般将企业资源观通过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两个部分进行解读,其中一部分观点认为企业能力属于企业资源的一部分,是包含在企业资源里的,而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二者可相互分离,其中典型代表为 Grant,他认为企业资源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并对其进行了分别定义[74]。此外,Collis 和 Montgomery 通过研究论证了资源的独特性并对资源实施不同的配置方式来探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力问题[75]。
要想通过更好更全面的资源配置来产生有效的创新成果,要求企业在拥有有效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掌握合理配置资源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探究企业资源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而为高新企业如何通过现有的有限资源创造出更大的绩效提供科学的建议,使其在拥有同等资源时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
第 3 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19
3.1 研究假设.........................19
3.1.1 企业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9
3.1.2 企业资源对研发能力的影响 ............................20
第 4 章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25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25
4.2 变量设定及测量............................25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29
5.1 描述性分析.........................29
5.2 相关性分析........................29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分析
本文首先将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研究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 5-1。由表可见,创新绩效的平均值为 14.65,说明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该样本具有研究的价值。
.........................
结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