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企业管理论文格式、企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312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08090836112056 论文字数:3824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相关标签:无形资产问题对策

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摘 要:一个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多少,代表企业经济技术实力和竞争实力的强弱。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需要,要以价值形态管理为中心,对无形资产、人力资产等进行重点管理,这也是管理理论现代化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无形资产 问题 对策

 

1 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多少,代表企业经济技术实力和竞争实力的强弱;一个国家拥有无形资产的多少,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表明其在经济、科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达到的水平,无形资产已成为更先进、更革命性的生产力。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每年大约有500亿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流失,这说明我们在无形资产的使用、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观念滞后,无形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与其他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体存在的抽象资产,是一种产生于法律上的独占性或经营上的优越性的资产。由于无形资产的无形性和管理中过分强调稳健性,多少年来,人们脑子里对无形资产的概念很淡漠,不少企业管理者在长期工作中已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才是“资产”的传统错误认识,在企业经营中,忽视无形资产作为资产的价值或使用价值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进而导致无形资产的管理游离于企业整个资产的管理之外,造成了严重的流失。

1.2 无形资产计量、核算缺乏个体规则

我国至今没有一套完善的无形资产计量和核算规则,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大部分无形资产并不包含在企业净资产当中,一般不在账簿上得到反映,也不在物质和设备的管理报表上得以登记,无形资产的自创成本、转让费用及其他费用缺少财务记录和技术管理台账,人们难以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无形资产变成账外资产,使得评估参数无从取证,缺少最基础的管理。

1.3 无形资产的认定、评估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

财政部于2001年7月30日颁布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并规定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已在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公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一方面还缺乏足够的中介力量对无形资产进行认定和评估,漏评、少评或干脆不评使得无形资产在合资、合作、改制过程中不算作资产,企业利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另一方面评估不规范,有些评估机构法制观念不强,职业道德不良,受经济利益驱动,迁就评估单位的需要,主观随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违背了客观、公平的经济原则,也影响了评估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

1.4 无形资产保护防范意识差,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损失严重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龙头,商号是一个经济实体有别于其他经济实体的名称,但一些企业大量商品没有注册商标或没有依法及时办理商标注册登记手续。有些企业法制观念不强,商业道德败坏,不注意树立形象,不注重创造自己的品牌,冒用或抢注其它企业商品商标、商号,发生侵权行为,使得企业损失严重。

1.5 无形资产风险投资意识和风险投资管理制度滞后

发达工业化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均通过税收法律及相关风险投资配套政策为风险投资进步做贡献,为风险投资者个人和风险投资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注入动能。在我国,目前还未建立、健全有关“风险投资发展进步”等方面风险投资法律体系,对企业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力度较低,风险经营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无形资产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

 

2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从上述所谈到的问题可以看出,企业如何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笔者建议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2.1 建立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系统,全面支持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该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组织系统、管理计划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分别执行不同的管理职能。无形资产信息系统是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所构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连续复合体。其基本任务是及时、准确地收集、分类、分析、评价和提供有用的信息,供企业管理决策者用于制定、修改无形资产发展计划,执行和控制无形资产管理活动。无形资产计划系统是在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企业发展总目标的要求而对未来行动所做出的规划、安排。它是由无形资产各子系统计划的具体指标构成,各子系统计划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平衡,形成一个系统整体。无形资产组织系统是企业中与无形资产管理有关的所有事项和部门及其成员组成的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其构成要素包括:共同的目标、人员和职责、协调关系、交流信息等,其核心任务是从组织上对无形资产管理计划的正确实施给以保证。无形资产控制系统是用于跟踪无形资产管理活动过程每一环节,以确保其按计划目标运行而实施的一套工作程序或工作制度,包括建立各种控制标准、反馈制度,及时搜集信息、衡量成果、发现偏差和提出纠正偏差的措施,即为使管理实绩与预期目标一致采取的措施。

2.2 完善无形资产的评估制度,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

2.2.1 同国内权威的评估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聘请无形资产评估专家参与评估小组的建立,定期对本企业的评估人员进行培训。企业应建立起积极的评估意识和开发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评估管理系统,将评估工作渗透到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

2.2.2 定期对企业的各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在无形资产转让过程中或是企业进行跨国兼并时能全面科学地确定无形资产的范围,准确地计算出无形资产的价值。目前我国会计上确认的无形资产只有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商誉,而美国的评估机构目前涉及的无形资产项目为23项,因此,我国企业应用国际通用确认标准确定无形资产的外延,这样,企业就能避免在无形资产的转让过程中由于忽略无形资产的外延而带来的损失。

2.2.3 对引进的无形资产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评估其综合成本。若是由于引进的无形资产所附带的限制性条款而让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大打折扣,企业则要敢于拒绝不合理条款。

2.2.4 企业还应注意引进的无形资产是否能支持有形资产,若是不能和有形资产很好地配合,就不能恰当地发挥企业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

2.3 从整体的高度,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需要,拟定企业无形资产发展目标体系

拟定的目标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

2.3.1 可靠性 确定的目标水平是与企业的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相适应,经过努力就可以实现。

2.3.2 层次性 对无形资产发展目标要按照轻重缓急程度、主次从属关系区分各项目标之间的地位。

2.3.3 阶段性 对无形资产的目标要分阶段提出具体要求。

2.3.4 协调性 各具体目标之间应是协调一致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的。

2.3.5 社会一致性 企业无形资产发展目标应当有益于增进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

2.3.6 多重性 企业应有若干无形资产的具体目标,而不能只规定单一的目标,任何单一目标都不能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经营活动的全貌。

2.4 依照行业特点、市场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发展需要,优化无形资产组合,提高资产利用效果

2.4.1 要改变企业资产管理偏重有形而忽视无形的传统做法,建立起两种资产齐抓共管的综合考核指标和复合控制体系。

2.4.2 依据企业各自需要,建立以企业文化、商业信用、软件开发等为核心的无形资产组合。这是因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及其效率,不仅取决于负责人的管理意识,还取决于无形资产的要素组合和结构质量。

2.4.3 由于无形资产组合是企业目标与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有机配置。因此,它不仅可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还可以充分体现企业特色和个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5 改善外部环境条件,促进无形资产系统协调发展

无形资产是个系统,其发展、完善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协调进取。

2.5.1 完善的法规、准确的无形资产界定,是无形资产保护的基础。

2.5.2 切实、科学、合理的政策性调整,不仅可以减少无形资产发展的非均衡性,还能使企业在同一交换原则和同等竞争条件下实现无形资产协调发展。

2.5.3 稳定的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不仅有利于企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无形资产的设计和制造。

2.5.4 积极稳妥的对外开放政策,外资的引进,不仅引进了先进技术,还同时引入资产管理经验,这对我国企业负责人资产管理意识的增强、水平的提高,无疑有极大促进作用。

2.6 提高企业文化素质,建立无形资产创新机制

企业文化是无形资产中最重要、最复杂、综合性最强、内容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要素。它是企业长期资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以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思想观念和行动观念的总和,也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实践经验证明,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激发员工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用大量微妙的方法,沟通内部员工的思想,使员工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对企业目标、方针、准则等产生认同感,从而产生凝聚力,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企业文化的提高,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和无形资产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应加强企业负责人的系统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提高其管理水平。

总之,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日益全球化,一个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盘清无形资产,充分利用企业的商誉、商标、技术、专利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