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政治学论文格式、政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我国智库能力建设研究——基于政治系统论视角

日期:2018年02月02日 编辑:ad200901081555315985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0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702241232099765 论文字数:25041 所属栏目:政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四个全面”的推进,中国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化、公共需求日益多样化、矛盾冲突有升级的趋势。国际上,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日益明显,这使得政府决策的压力和风险剧增。作为政府决策咨询辅助机构的智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智库能力建设刻不容缓。

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有力支撑,其能力的提高对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决策顺畅的执行,可谓意义重大。我国虽是智库大国,但与智库强国还相去甚远,与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很不相符,不能很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不利于国家软实力的竞争,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本文试图构建智库能力建设框架,对智库能力构成要素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为智库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


第二节  智库能力概述

一、智库的内涵

智库又称“脑库”“智囊”“思想库”,最早由美国人提出,专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军事人员和文职专家构成的为战争服务的军事服务部②。之后,“智库”一词开始被用于军工企业中的研究与发展部,比较著名的有兰德公司的前身——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研究发展部。智库在西方社会的存在已将近百年,学者们对智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对智库基本概念的界定却始终未达成共识。关于智库,国外学者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

从这些有代表性的定义上,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基本上赞同:智库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独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只是不同学者对于独立性有不同的理解。斯通认为智库要独立于政府、政党、压力集团,而卫斯认为除此之外,智库还要独立于大学,因为大学的研究中心主要工作在基础理论的建构与探讨上,不是公共政策研究。

组织的特征与其所属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息息相关,智库也不例外。与西方学者相比,中国学者对于智库的定义有些许的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吴天佑、傅曦认为“在为数众多的研究机构中,有些主要为统治集团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进行调查研究,出谋划策,并为之培养、储备和输送人才。它们有别于一般学术和纯科技研究机构,通常称为智库③”。薛澜、朱旭峰认为“智库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且独立运作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④”,并且指出了中国的部分民间智库迫于生存会做出“挂两块牌子”的举动,一个组织既注册成为营利机构也是非营利机构,因此,对智库的非营利性进行严格的限定是不必要的。该作者将智库分为:事业单位法人型智库、企业智库、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智库、大学下属型智库⑤。可见其认为的独立性是独立于党、政、军机构。张春认为“智库是独立的、非营利的学术机构,其从事政策研究的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政府决策需要”⑥。

.........................


第二章  以政治系统论构建智库能力框架


第一节  智库能力框架的构建

基于智库运转本身的特点,本文对政治系统论加以改造,把智库看作是决策咨询的生产系统,智库与外部环境通过输入、转换、输出和转化四个环节,完成影响公共政策的使命。本文构建的智库能力框架,如图 12 所示。

........................


第二节  智库能力要素分析

外部资源通过输入环节进入到智库,经过智库的加工转换,输出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推销进而转化为公共政策。由于转换与输出两个环节分别属于智库运转的内部与外部表现,两个环节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因此本文将两个环节合二为一,统称为成果产出。因此智库能力就表现为:资源支持能力、成果产出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智库的资源支持能力,一方面包括智库获取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包括政府给予的政策资源支持;成果产出能力,主要指智库将资源转化为研究成果的体制机制保障;成果转化能力指智库成果转化公共政策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资源支持能力

智库若要开展工作,首要条件就是获得一定的资源支持,一定资源的输入是智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资源包括软资源及硬资源。软资源包括人才、信息、政策等。硬资源包括经费、设施、设备等。资源支持能力具体表现为:经费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等因素。

(一)经费资源

经费是智库开展研究的首要资源。有了经费智库才可以招聘人才、购买研究设备、租用办公场所、启动研究计划。除研究经费以外,智库推销研究成果、设立海外机构也需要经费支持。有了足够的经费,智库不需要将大把精力放在筹款上,可以专注于项目研究,更可以专注于前沿研究。有了经费,智库可以将基础研究以及不擅长的研究委托给中标的研究团队完成,自身充当项目管理者的角色,腾出精力研究自己擅长、尖端的问题。足够的经费不仅是智库进行研究的前提,也是智库进行独立研究、自主研究的保障。提供思想创新的智库不能仅仅进行命题研究,还要依据自身敏锐的判断,开展自主研究,不仅提供“应急性措施”,也要提供“储备性政策”。足够的经费可以给智库一定的选择权。

(二)人才资源

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是思想创新,智库存在的核心价值是通过思想影响公共政策制定①。一切的思想传播活动必须以思想创新为前提,而高素质人才资源是思想创新最重要的保证。高素养、学术功底深厚、创新型研究人员可以带来高质量的思想产品。另外,智库领导者、成果推销人员也是智库必不可少的两类人才。智库领导者的眼界会决定智库的边界,卓越的领导向来是实力强大的智库的必要前提。有了他的管理和谋划,智库不但可以招聘到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而且可以最优地配置各种资源,做到人尽才,物尽用。而成果推销人员可以让智库的思想尽可能多的转化为决策;使智库的影响力不仅在国内激荡,也在海外飘扬;不仅影响“朝野”,也影响“田野”。

......................


第三章  我国智库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7

第一节  我国智库能力建设发展概况 .................. 17

第二节  我国智库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 18

第三节  当前我国智库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之原因分析 ............... 23

第四章  加强我国智库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29

第一节  加大资源投入,优化配置,提升资源支持能力 ............... 29

第二节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成果产出能力 ......................... 33

第三节  注重成果推销,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 37


第四章  加强我国智库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大资源投入,优化配置,提升资源支持能力

一、开拓多元的经费筹集渠道

大多数学者均认同布鲁金斯学会的三大核心价值:高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①。智库的独立程度与智库的最终发展、智库的未来息息相关,而资金多元化是保障智库独立性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政府加大智库成果购买力度 

如果把不同观点、信仰、理念、主张等可以自由平等竞争的平台看作思想市场,那么这个市场上就存在需求方和供应方。当智库处于发展初期时,无论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的扩大,都能促进智库的发展。政府作为最大的买方,其拉动作用自然不可小觑。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智库的投入,增加委托课题以及自行申报课题的资金,使智库有能力开展那些耗时长、资金需求大综合性的研究项目;另一方面,对于智库自主研究的有价值的课题,政府应该进行购买。思想市场不仅包括国内思想市场,还意指全球思想市场。中国必须提升自己在全球思想市场的购买力,也才能增强中国智库在全球的竞争力。

(二)鼓励企业、个人、基金会捐赠 

对智库来说,筹集资金最理想的方式是筹集一笔为数可观的捐款,建立捐赠基金,用其所生的利息来支撑本智库的运作。若捐赠基金数额足够大,就可以成为智库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国家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智库研究领域。国家要出台税收优惠措施,特别是对企业以及个人向智库的资金捐赠要适用税前抵扣政策,并且捐款不能超过一定比例。对智库免征所得税。放宽基金会注册限制,鼓励基金会发展。

..........................


结语

我国智库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各色智库发展如火如荼,对智库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政治系统论作为研究工具,将智库影响公共政策的过程分为输入、输出、转化三个阶段,并以此构建了智库能力框架,相应的智库能力分为资源支持能力、成果产出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并且分析了智库能力的各种要素,以及各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对策研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智库影响力的理论基础——政治学理论、政策过程理论、知识运用理论,使得论文有较强的理论性。

智库能力建设与其发展阶段息息相关。西方智库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与其政治制度与决策体制融为一体。我国智库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问题重重,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特色